你知道为什么会有小儿便秘出现吗?除了肠道、体格、生理、精神等因素影响,饮食因素也是导致小儿便秘的重要因素。缓解小儿便秘,还得靠食疗,小儿便秘食谱有哪些,下面就给各位爸爸妈妈介绍几款美味又能缓解小儿便秘的食谱吧。 小儿便秘食谱一、牛奶红薯泥:适合六个月以上的宝宝。 做法: 1、将红薯(马铃薯)洗净去皮蒸熟,用筛碗或勺子碾成泥。 2、奶粉冲调好后倒入红薯(马铃薯)泥中,调匀即可。 二、蔗汁蜂蜜粥:可清热生津,润肠通便。适用于热病后津液不足、肺燥咳嗽、大便干结等。 材料:甘蔗汁100毫升,蜂蜜50毫升,大米50克。 做法:将大米煮粥,待熟调入蜂蜜、甘蔗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三、芝麻核桃粉:芝麻核桃粉主要是补脑益智的作用,如果你容易口腔唇上长疮,大便干燥,小便较黄,晚上烦躁不安,甚至盗汗,也合适吃。 做法:黑芝麻,核桃仁各等份,炒熟,研成细末,装于瓶内.每日1次,每次30克,加蜂蜜适量,温水调服。 四、酥蜜粥:可补益气血,润肠通便。适用于气血亏虚、肠燥便秘、大便干结难解。 材料:酥油、蜂蜜各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大米淘净,煮粥,待熟时调入蜂蜜、酥油,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五、猪肺粥:可健肺补肺。适用于脾肺亏虚所致的咳嗽、气短、纳差、乏力、排便无力等。 材料:猪肺100克,大米5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猪肺洗净,加清水适量煮至猪肺七成熟时,取出切丁,将大米淘净,加猪肺汤、猪肺丁及清水适量煮粥,待熟后,调入葱、姜、椒、盐、料酒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为什么饮食不当会引起小儿便秘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物不足,肠道菌群继发改变,肠内容发酵过程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如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加,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物都高,则大便润利。如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粪便增多,且易便秘。 碳水化物中米粉、面粉类食品较谷类食品易于便秘。小儿偏食,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 另外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会致使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收缩力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便秘。 精彩推荐: |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