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产道主要是准妈妈的骨盆大小,是决定分娩方式的主要指标之一,如果出现骨产道异常则对分娩有一定的影响。那么,骨产道怎么检查?临床上,可以通过骨盆测量来检查骨盆的大小及形态。 骨产道怎么检查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其中骨产道有以下组成部分及相关测量方法: 1、骨盆入口平面:其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为髂耻缘,后方为骶岬。 (1)入口前后径:也称真结合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前缘正中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1cm,是胎先露部进入骨盆入口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的关系密切。 (2)入口横径: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平均值约为13cm.③入口斜径: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斜径,平均值约为12.75cm。 2、骨盆最大平面:此平面为骨盆腔内最宽大部分,无产科临床重要性。 (1)中骨盆平面:即骨盆最小平面,中骨盆平面有两条径线。 (2)中骨盆前后径:平均值约为11.5cm。 (3)中骨盆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为10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盆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关系密切。 3、骨盆出口平面:即骨盆腔的下口。 (1)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平均值为11.5cm (2)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两坐骨结节间的距离,平均值为9cm,是胎先露部通过骨盆出口的径线,其长短与分娩的关系密切。 骨产道异常分娩指导骨盆出口平面是产道的最低部位,应于临产前对胎儿大小、头盆关系做出充分估计,决定能否经阴道分娩,不应进行试产。若发现出口横径狭窄,耻骨弓下三角空隙不能利用,胎先露部向后移,利用出口后三角空隙娩出。临床上常用出口横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估计出口大小。若两者之和>15cm时,多数可经阴道分娩;两者之和在13~15cm时,多数需用胎头吸引术或产钳术助产;两者之和小于13cm,足月胎儿一般不能经阴道分娩,应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 精彩推荐:
|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