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腔中栖息着数以千万计的细菌,可以通过特定的物质黏附在牙面上,形成柔软而不定形的牙菌斑。
牙菌斑的形成比较复杂,现在公认的理论有以下三个阶段:
(1)获得性膜形成阶段:口腔中的唾液糖蛋白是唾液中的一种物质,每个人的唾液中都 含有这种物质。当它与牙齿接触时,可附着在牙釉质表面,形成膜样物质,这种膜被称为获得性膜。它为口腔细菌初期粘附提供了基质,为牙菌斑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有资料证明,龈沟是牙齿最先形成获得性膜的部位。
(2)细菌附着阶段: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获得性膜对细菌附着具有重要性。观察发现,当牙面获得性膜形成,很快就有细菌附着上去,说明附着速度很快。大量研究资料证实,最先附着在牙面的细菌为血型链球菌和唾液链球菌。细菌在获得性膜的表面生长,并能产酸,使糖蛋白沉积。血型链球菌和变形链球菌能合成葡聚糖,与沉积的糖蛋白一起构成菌斑基质,为牙菌斑的形成创造了基础。
(3)菌斑成熟阶段:细菌在获得性膜上生长、发育、繁殖和衰亡,并在其中进行复杂的代谢活动。据有关资料分析,认为成熟的牙菌斑的细菌比例是:兼性厌氧链球菌27%,兼性类白喉杆菌23%,厌氧类白喉杆菌18%,胨链球菌13%,韦永氏菌6%,拟杆菌4%,梭状菌4%,奈瑟氏菌3%,弧菌2%。成熟牙菌斑中致龋性菌为变形链球菌、放射菌、血型链球菌和乳杆菌。
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是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不能被水冲去或刷掉,主要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及脱落的细胞组成。
菌斑与其他钙化物结合即形成牙石。牙石通常附着在牙齿及牙龈上,因吸烟等原因被染成黄褐色,有一定硬度,在口腔内形成块,表面粗糙。当牙石越来越多,越来越厚,甚至覆盖牙面时,就会刺激牙龈,使之充血、水肿、发炎,导致牙周病。所以一般的了牙菌斑的症状会有牙齿痛、牙结石、牙齿发炎等症状出现,从而还会导致喉咙发炎、头痛、发烧等症状,一旦发现有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清理,可以去医院进行清洗牙齿口腔,同时配合消炎药来吃,可以有效的消炎和治疗。
牙菌斑肉眼看不到,需用特殊的显示剂染色方可看到,因此,给清除带来困难。
牙菌斑常常存在于不易清洁的部位,如牙齿的窝沟、裂隙、邻面、舌面、龋洞表面、磨牙、排列不整齐的牙等,是牙菌斑容易堆积的地方。
口腔医务人员常需要检测牙菌斑,以帮助确定病因。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菌斑取样体外测定法:体外测定菌斑是用精细器械刮取菌斑标本,经过适量稀释,用微型玻璃电极或锑电极直接测定菌斑标本的酸碱度(pH值)。体外测定菌斑使用的设备简单,简便易行,适用于大批标本调查使用,其结果可靠,重复性好。
②埋藏电极遥测法:是将一个微型玻璃电极埋入离体的牙釉质小块,然后放在受试者的假牙中,使电极的敏感面向着基牙。埋藏法适用于观察菌斑形成过程中的酸碱度(pH值)的动态变化。但埋藏法的电极构造复杂,技术要求高,而且受试者口腔必须有足够的空隙允许电极留在其中,这样限制了埋藏法的使用范围。
③显示剂检查法:是使用菌斑显示剂,在牙菌斑着色的同时测量染色宽度或染色范围。目前显示剂种类有如下几种;1%或2%碱性复红液,5%红溴汞溶液,5%赤鲜红(四碘荧光素)溶液,1—2.5%孔雀石绿溶液,4%酒石黄溶液,荧光菌斑显示剂。菌斑显示法简单易行,效果好,临床上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1、刷牙:刷牙是清除牙菌斑的基本措施,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如果刷牙得当就可以使牙齿表面的牙菌斑量大为减少。因此我们必须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牙线:单纯采用刷牙的方法不能有效的清除牙齿邻面的牙菌斑,因此需要使用其他一些辅助用品、牙线是其中之一, 牙线能有效的清除牙齿邻面的牙菌斑,预防牙周疾病和邻面龋。
3、牙签:在牙龈萎缩,牙与牙之间出现间隙(牙缝)的情况下,就要借助牙签来清除牙齿邻接面的食物、软垢和部分牙菌斑。目前我国市场上出售的牙签的横断面是圆形的,国外也有横断面为三角形的牙签。
4、牙间刷:牙间刷由刷毛和持柄两部分构成,在设计和规格方面有多种多样,可根据牙间隙的大小进行选用,能有效清除牙齿邻接面的牙菌斑。
5、牙膏:刷牙时要使用牙膏用以摩擦牙面,加强刷牙时清除牙菌斑的作用,使牙齿清洁美观。牙膏中的芳香剂还有爽口、减轻口臭的作用。若在牙膏中加入一些药物称为药物牙膏。通过用药物牙膏刷牙可起到一些相应的作用,但若有牙病还是要先去看牙医,听听医生的建议,而不能单纯依靠某种牙膏来自行治疗您的牙病,以免耽误您的病情。
6、漱口和漱口液:漱口是清洁口腔的一种方法,主要原理是利用液体在口内流动的冲击力来清除滞留的食物残渣,但漱口不能清除牙菌斑。在漱口水中加入一些药物成分,称为漱口液。漱口液可减少牙菌斑的形成,对减少龋病和牙周疾病的发生起一定作用,但也不能滥用。
专家指出,过甜零食中的糖分容易引起儿童牙菌斑滋长变成龋齿,而大多数谷类零食中含有糖和油脂,经常食用会在口腔细菌的作用下,发酵变成酸性物质,从而损坏牙齿。
在食物中含糖饮料,如碳酸饮料、果味饮料等含糖分、能量较高,长期或过量饮用会增加患龋齿、超重与肥胖的危险性。食物中的糖分残留在牙齿表面,容易产酸腐蚀牙齿,同时又成为口腔细菌的培养基,使牙菌斑在口腔繁殖,从而导致牙菌斑变成龋齿。
专家介绍,糖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就是双糖,谷类的碳水化合物食品含有多糖,这些食物都易产酸腐蚀牙齿。因此吃完零食应及时漱口或刷牙,以防龋齿发生。
儿童还要注意养成不在睡前吃零食的习惯,以免影响肠胃及牙齿的健康。碳酸饮料等饮料都加了甜味剂、糖和二氧化碳,它们都呈酸性。而牙齿的钙、磷等主要成分在酸的环境下,会从结核状态游离出来,容易对牙齿造成腐蚀,形成龋齿。所以,有些零食吃多了,可能会增加孩子患龋病的几率。糖果、谷类和含糖饮料进食过多会引起龋齿的发生,进食这些零食后,一定要及时漱口或刷牙,预防龋齿。
1、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家长应从小教育孩子保护口腔健康,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每次用餐后用清水漱口的习惯,有可能的话也可以早中晚各刷一次牙,让牙菌斑没有生存环境,从而减少牙菌斑的产生。
2、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是爱吃甜食,像糖果、巧克力、蛋糕等,但甜食最坏牙齿,家长应教育孩子有节制地吃甜食,每次吃完甜食应及时漱口,防止口腔酸浓度持续过高。
3、做好蛀牙预防工作,最好定时去检查一次口腔,洗一次牙,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口腔的干净,还能让牙齿减少细菌的滋生,随着口腔医疗高速发展,其实一些国家倡导的医学方式能够有效杜绝蛀牙发生:
a.儿童涂氟防龋:科学证明氟化钠涂在孩子牙齿表面,可以使牙菌斑无法附着在牙齿表面,杜绝了蛀牙的发生.
b.青少年窝沟封闭:磨牙上的沟壑是牙菌斑藏匿的更佳位置,青少年恒牙更换完毕后利用窝沟封闭剂封填磨牙窝沟可以阻止牙菌斑潜伏,保护恒牙不受龋患影响。
相关知识点
预激综合征 | 心动过速 | 肛窦炎 | 心包积液 | 分泌性中耳炎 | 胃食管反流病 | 慢性肾小球肾炎 | 嗜铬细胞瘤 | 单纯性紫癜 | 代谢性碱中毒 | 掌跖脓疱病 | 包皮粘连 | 脑血管畸形 | 牙结石 |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 智齿冠周炎 | 心源性休克 | 脑动脉瘤 | 颅内动脉瘤 | 胸膜粘连 | 过敏性咳嗽 | 脱发严重 | 高血压危象 | 流行性乙型脑炎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跟腱炎 | 神经性耳聋 | 心脏搭桥 | 尿潴留 | 胃窦炎 | 皮肤划痕症 | 化脓性扁桃体炎 | 手部湿疹 | 神经性头痛 | 血管性头痛 | 胃肠感冒 | 室性早搏 | 胆碱能性荨麻疹 | 小细胞肺癌 | 跟腱断裂 | 骶髂关节炎 | 脑动脉硬化 | 胆固醇高 | 胃酸过多 | 胰岛素抵抗 | 腮腺混合瘤 |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 胸腺瘤 | 单纯糠疹 | 肾错构瘤 | 电解质紊乱 | 髋关节脱位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神经性厌食症 | 皮肤松弛症 | 多形性红斑 | 十二指肠炎 | 神经质 | 眼球震颤 | 结核性胸膜炎 | 结节性红斑 | 桡神经损伤 | 婴儿痉挛症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发作性睡病 | 脊椎炎 | 颈动脉斑块 | 脑出血后遗症 | 胼胝 | 血管痣 | 浆细胞性乳腺炎 | 僵直性脊椎炎 | 慢性附睾炎 | 囊肿 | 太田痣 | 神经损伤 | 咖啡斑 | 共济失调 | 神经萎缩 | 腰椎管狭窄 | 腺样体肥大 | 智力障碍 | 眩晕 | 肝损伤 | 特发性震颤 | 苯丙酮尿症 | 桥本甲状腺炎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慢性结肠炎 | 急腹症 | 眼部整形 | 多系统萎缩 | 直立性低血压 | 肠绞痛 | 营养不良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驼背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幽门螺杆菌 | 浅表性胃炎 | 腱鞘囊肿 | 过敏性哮喘 | 蜘蛛痣 | 甘油三酯偏高 | 神经性头疼 | 肠套叠 | 增生性疤痕 | 心脏移植 | 皲裂性湿疹 | 划痕性荨麻疹 | 轻微脑梗塞 | 疣状胃炎 | 扁桃体肥大 | 冠状动脉造影 | 嗳气 | 头皮毛囊炎 | 恙虫病 | 植物神经紊乱 | 牙石 | 肺气虚 | 脾气虚 | 自身免疫性肝病 | 血压低 | 疖肿 | 火疖子 | 面神经炎 | 海鲜过敏 | 软疣 | 吸脂减肥 | 手术疤痕 | 急性结膜炎 | 上颌窦炎 | 千日疮 | 急性肝炎 | 慢性支气管炎 | 支气管炎 | 急性支气管炎 | 急性盆腔炎 | 衣原体肺炎 | 排卵期出血 | 小腿静脉曲张 | 黄疸 | 黄疸肝炎 | 囊肿是怎么形成的 | 消除手术疤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