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感染,尤其是链球菌感染和药物反应有关。在症状发生前80%以上有上呼吸道感染,其中50%是p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结核病亦是重要的诱发因素,特别是儿童。此外,病毒、真菌等感染,溴化物、碘化物、磺胺等药物亦可诱发本病。
链球菌感染。某些患者可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咽峡炎和急性扁桃体炎之后。有报道指出,伴有风湿样关节痛者占68.2%,扁桃体炎者25.6%。这说明本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但又不是惟一的致病因素。
结核菌感染。自1872年Uffelmana提出本病与结核菌感染有关之后,逐渐受到人们的注意,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本病与结核感染有密切关系。国内统计同时合并结核菌感染,或有陈旧性结核病灶,或结素试验阳性者,占60%以上,认为本病是机体对结核菌或其毒素的过敏现象。
其他原因。某些药物尤其是溴剂和磺胺药,是本病最常见的致病原因。其他如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猫抓热、发癣菌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节病、白塞病、麻风病和性病淋巴肉芽肿,均可伴有结节性红斑。此外,病毒感染与本病有关,其他少见的原因如急性外阴溃疡,急性、慢性白血病,也可伴发本病。
本病是一种由许多原因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真正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一种变应性血管炎,但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又未能在坏死性或变应性血管炎处发现有免疫复合物沉积。也有人认为本病是一种血管对微生物或其他抗原的迟发性变态反应。
主要病理改变发生于皮下脂肪层和真皮下脂肪小叶间隔。在早期急性炎症反应阶段,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少量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少量红细胞外渗。随着病情发展,中性粒细胞很快消失,而代之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在脂肪小叶间隔中,可出现巨细胞并伴有明显的纤维蛋白渗出。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增生和管腔闭塞,无脓肿及干酪样坏死,表皮一般正常。
本病好发于青年女性,春秋季常见,一般对称发生于小腿伸则。症状有:皮疹为数个大小不等的结节,鲜红或暗红,不破溃,自觉疼痛。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呈血管炎改变,尤以深层静脉血管变化最为明显。
本病还可在某些疾病中作为一种伴发症状出现,如肉样瘤、麻风、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淋巴瘤、白血病、Behcet病、结缔组织病等。EN的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有人认为可能是机体对某些致病微生物抗原的一种迟发型过敏反应;也有人认为是一种免疫复合物疾病。
西医: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但在初期,伴有高热、扁桃体炎或咽炎时,白细胞计数及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明显增高。类风湿因子亦可为阳性。有人测定患者血清 P2微球蛋白增高。
1、血常规及血沉 一般无贫血,有时白细胞升高,2/3的患者血沉增快。
2、免疫学检查 在伴有结核时,结核菌素试验可阳性。
3、X线检查:原发病为肺结核时,常可发现肺门淋巴结肿大。文献报道发生在16~30岁的青年女性,有结节性红斑,X线显示有双肺门淋巴结肿大者,称为Buner综合征,并认为这些患者肺门淋巴结肿大,实际上是全身性结节性红斑的一种表现。
中医辩证分型:
1、湿热型 主证:起病急骤,有头痛,咽痛,关节痛或体温增高。皮损灼热,红肿,同时伴有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舌质微红,舌苔白或腻。脉滑微数。
辩证:湿热蕴结,气血瘀滞。
2、湿寒型 主证:关节疼,遇寒加重,肢冷,皮肤损害颜色较暗红,此起彼落,反复缠绵不愈。口不渴,大便不干或有溏泻,体温不增高,舌质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缓或迟。
辩证:寒湿凝结,阻滞血脉。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寒及劳累。
2、全身治疗
寻找病因,予以相应治疗。
疼痛较著者,可口服止痛药,及非激素类消炎药,如吲哚美辛(消炎痛)每次25mg,每天3次;布洛芬每次200mg,每天3 次。有明显感染者,给抗生素。严重者,给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强地松)30~40mg/d ,或倍他米松/二丙酸倍他米松(得宝松)lml肌注,3周1次,可迅速控制病情。另外,可用10%碘化钾合剂 10ml,每天3次,服2~4周。本法安全有效,但应注意长期应用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病情顽固者,可应用羟氮喹200mg,每天2次;氨苯砜(DDS)50mg每天2次,亦可服中药雷公藤片或昆明山海素片。
3、局部治疗 原则为消炎、止痛。
外用鱼硼软膏,10%樟脑软膏敷包扎或75%酒精局部湿敷,另外外涂皮质激素软膏,有止痛作用。也可皮损内注射去炎松混悬液约0.3ml加2%普鲁卡因溶液中注射,对结节持续剧烈疼痛者有明显作用。中医对红肿热痛者用芙蓉膏,皮损暗红,灼热不明显者可用紫色消肿膏。
4、物理疗法 可用紫外线、蜡疗,透热或音频电疗。
总之,在治疗之前,要先去医院作一个正规检查,并听取医生的建议,不可盲目治疗。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于任何疾病的治疗,饮食都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当然结节性红斑也不例外。
而现代医学对结节性红斑的病因尚不明了,可能是有多种因素激发机体自身免疫系统而发生的一种皮肤免疫反应,一般认为该病多与感染、药物、全身性或内脏性疾病等有关。预防本病应注意避免外界风,湿、寒、热、邪气的侵袭。患病者应适当休息,抬高肢体以减轻局部水肿。在饮食方面,宜食用清淡性凉利湿之物,慎用辛辣、油腻之品,谷类大多甘平或偏凉,一般均可食用。
此外,结节性红斑以湿热为最常见,多属实证、阳证,因此宜食用清淡性凉利湿之物,慎用辛辣、油腻之品。谷类大多甘平或偏凉,一般均可食用;其中,薏苡仁清热利湿,绿豆、赤小豆清热解毒,煮粥或煮汤饮用均可,攻邪而不伤正,补益而不恋邪。鱼虾性发,均不宜食用。
蔬菜水果除韭、葱、辣椒等性热之品外,一般均可食用;其中,马齿觅、芹菜、慈姑、鲜藕等尤长于清热解毒凉血。热重伤津者,宜选用西瓜、梨、丝瓜、冬瓜、番茄等,或生食或挤汁,或煮汤代茶饮。
结节性红斑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轻度增高,血沉快, C 反应蛋白增高, C3 增高,抗 O” 值高,结核菌素试验多呈阳性。真皮中下部及皮下明显水肿,汗腺及血管周围有围管性浸润,早期病变在脂肪小叶间隔内,有小片散在淋巴细胞及不等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内皮胞增生,血管壁增厚,偶有血栓形成。陈旧皮损浸润以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为主,间有巨噬细胞及纤维组织增生。
本病的主要特征是结节多数呈对称分布,结节中间有硬节,不破溃,有疼痛或灼热痛,压重疼痛明显加重。愈后不留疤痕。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初期分布在小腿和脚部。
而硬结性红斑中年女性发病多,小腿屈面深而大,暗红色硬结可破溃;结节性血管炎多见于中年女性,小腿屈面出现深在大小不等硬结,消退后易纤维化。常季节性发作,有些病侧伴有脉管炎。
结节性红斑患者在病情严重时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减少活动。生活饮食中谨禁辛辣食物,不要抽烟饮酒。紧急情况时可服用消炎痛、阿司匹林、羟基保泰松等非激素类抗炎剂。碘化钾、秋水仙碱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来减轻痛苦,缓解症状后,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能缓解病情,但不能彻底治愈,应选择中医中药来根治。
相关知识点
预激综合征 | 心动过速 | 肛窦炎 | 心包积液 | 分泌性中耳炎 | 胃食管反流病 | 慢性肾小球肾炎 | 嗜铬细胞瘤 | 单纯性紫癜 | 代谢性碱中毒 | 掌跖脓疱病 | 包皮粘连 | 脑血管畸形 | 牙结石 |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 智齿冠周炎 | 心源性休克 | 脑动脉瘤 | 颅内动脉瘤 | 胸膜粘连 | 过敏性咳嗽 | 脱发严重 | 高血压危象 | 流行性乙型脑炎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牙菌斑 | 跟腱炎 | 神经性耳聋 | 心脏搭桥 | 尿潴留 | 胃窦炎 | 皮肤划痕症 | 化脓性扁桃体炎 | 手部湿疹 | 神经性头痛 | 血管性头痛 | 胃肠感冒 | 室性早搏 | 胆碱能性荨麻疹 | 小细胞肺癌 | 跟腱断裂 | 骶髂关节炎 | 脑动脉硬化 | 胆固醇高 | 胃酸过多 | 胰岛素抵抗 | 腮腺混合瘤 |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 胸腺瘤 | 单纯糠疹 | 肾错构瘤 | 电解质紊乱 | 髋关节脱位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神经性厌食症 | 皮肤松弛症 | 多形性红斑 | 十二指肠炎 | 神经质 | 眼球震颤 | 结核性胸膜炎 | 桡神经损伤 | 婴儿痉挛症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发作性睡病 | 脊椎炎 | 颈动脉斑块 | 脑出血后遗症 | 胼胝 | 血管痣 | 浆细胞性乳腺炎 | 僵直性脊椎炎 | 慢性附睾炎 | 囊肿 | 太田痣 | 神经损伤 | 咖啡斑 | 共济失调 | 神经萎缩 | 腰椎管狭窄 | 腺样体肥大 | 智力障碍 | 眩晕 | 肝损伤 | 特发性震颤 | 苯丙酮尿症 | 桥本甲状腺炎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慢性结肠炎 | 急腹症 | 眼部整形 | 多系统萎缩 | 直立性低血压 | 肠绞痛 | 营养不良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驼背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幽门螺杆菌 | 浅表性胃炎 | 腱鞘囊肿 | 过敏性哮喘 | 蜘蛛痣 | 甘油三酯偏高 | 神经性头疼 | 肠套叠 | 增生性疤痕 | 心脏移植 | 皲裂性湿疹 | 划痕性荨麻疹 | 轻微脑梗塞 | 疣状胃炎 | 扁桃体肥大 | 冠状动脉造影 | 嗳气 | 头皮毛囊炎 | 恙虫病 | 植物神经紊乱 | 牙石 | 肺气虚 | 脾气虚 | 自身免疫性肝病 | 血压低 | 疖肿 | 火疖子 | 面神经炎 | 海鲜过敏 | 软疣 | 吸脂减肥 | 手术疤痕 | 急性结膜炎 | 上颌窦炎 | 千日疮 | 急性肝炎 | 慢性支气管炎 | 支气管炎 | 急性支气管炎 | 急性盆腔炎 | 衣原体肺炎 | 排卵期出血 | 小腿静脉曲张 | 黄疸 | 黄疸肝炎 | 囊肿是怎么形成的 | 消除手术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