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百科 PCbaby首页 / 亲子宝典库 / 孕育常识 / 正文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会不会影响宝宝吐

2020-06-19 16:13:38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宝宝黄疸也许对于一些新手爸妈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并不清楚黄疸是什么,其实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当宝宝出现黄疸的时候新手爸妈就会特别的担忧,担心会影响宝宝的健康。那么,母乳性黄疸怎么办会不会影响宝宝吐呢?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会不会影响宝宝吐

  由于母亲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于是,宝宝便出现了黄疸并持续不退。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从临床实践来看,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出现的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7-14天出现。

  母乳性黄疸只要不严重,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只要宝宝生长正常,进食正常,喂奶期间黄疸没有加重,就可以继续坚持母乳喂养,无需停止母乳。只有当血液清胆红素>14mg/dl(240μmol/L)时,可暂停母乳3天,黄疸消退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便是出现也不会达原有程度。

  暂停喂养期间,可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证乳汁持续分泌。随着月龄增长,黄疸可逐渐消退,对宝宝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但若停用母乳后黄疸反而加重,还是尽快去做做检查吧。  

母乳性黄疸的危害

  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发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婴儿胆红素在肠道中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一般来说,随着月龄的增长,黄疸可逐渐消退,对宝宝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停用母乳后黄疸没减轻,或反而加重,应该再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母乳性黄疸的孩子一般状况都很好,不存在感染、缺氧、酸中毒的情况,使间接胆红素与白蛋白分子结合的牢固,因此更难以透过已趋于成熟的血脑屏障而损伤脑细胞。再者,母乳性黄疸的子血中胆红素浓度都不会太高,经停喂母乳后血中胆红素会迅速下降。一般情况下停母乳1~3天血中胆红素可下降原来水平的50%。

  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数能自行恢复。所以母乳性黄疸并没有什么大的危害,新爸爸新妈妈也不用太担心。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