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最早是在1969年由美国的爱尔丝博士提出的一个研究观点,其中将儿童的脑神经发展与心理发展相结合,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而现在,感觉统合理论已经成为了常用理论,也发展出了感觉统合训练。那么,什么是感觉统合训练?
身体的视、听、嗅、味、触及平衡感官,透过中枢神经、分支及末端神经组织,将讯息传入大脑各功能区,称为感觉学习。大脑将这些讯息整合,作出反应再透过神经组织,指挥身体感官的动作,称为运动学习。所以说,学习能力是身体感官、神经组织及大脑间的互动。感觉学习和运动学习的不断互动,便形成了感觉统合。而当感觉统合出现障碍时,会产生知觉、语言、认知等的障碍,以及情绪和行为控制不良等的问题,也就是无法正常与外界事物反应。
而感觉统合训练则是指基于宝宝的神经需要,引导对感觉刺激作适当反应的训练。此训练提供前庭、本体感觉以及触觉等刺激的全身运动,其目的不在于增强运动技能,而是改善孩子大脑处理感觉资讯与组织,并构成感觉资讯的方法。
感觉统合训练能够训练那么多的项目,那么,感觉统合训练的好处有哪些呢?
感觉统合训练因人而异,让宝宝每天都有多样的感觉刺激。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要同时给予宝宝皮肤触摸、前庭、肌肉、关节、视、听、嗅等多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感觉统合训练目的是培养宝宝的兴趣,建立宝宝的自信心,要让宝宝在游戏中感到快乐,自动自发才有效。
感觉统合训练主要是用于特殊儿童的群体,对这些特殊的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发展他的的智力,使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可以融入到正常的教育之中。而且,感觉统合训练还有有利于增强儿童的体质。除了生理上的好处之外,这个训练对儿童心理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儿童愉悦的心情,使儿童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促使儿童注意力集中,还可以培养儿童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而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建立自信,培养他们形成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以及比较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既然感觉统合训练的好处那么多,那么,给孩子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方法有哪些呢?其实,给宝宝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为家长介绍几种比较好操作的方法。
第一个是“篮中寻宝”。准备一个篮子,在里面放入各种不同质感、不同重量的玩具,让孩子中将玩具一一取出,妈妈告诉宝宝玩具的名称,然后再将玩具一一放入篮中。可以重复玩这个游戏,让宝宝多触摸各种玩具,在触摸不同质地的玩具时不知不觉地增进触觉识别能力,也能够锻炼记忆能力。
第二个是“推球游戏”。开始时可以让孩子在一手臂的距离内进行推、接球,并且鼓励他双手接球。推球则是在两个手之间来回推。后面可以逐渐地把距离拉大,并鼓励宝宝用双手往外推球,用单手接球。这个方法可以训练孩子手臂的运动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第三个是“小小飞行员”。妈妈躺在地板上,让孩子呈俯卧姿趴在妈妈的小腿上,拉着宝宝的双臂,慢慢地伸展开来,顺势抬腿,让宝宝呈飞翔姿势,重复若干次。这个方法可以提高宝宝平衡能力哦。
其实,一般来说特殊儿童更需要进行感觉统合训练。那么,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有哪些呢?
特殊儿童如智障儿童,他们的感知觉、语言等方面发展迟延,所以说在他们的早期教育中注重感知觉与运作的发展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感觉统合训练能够有效地促进智障儿童的智能开发和综合能力(包括行为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的提升,这在他们日后学习、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对智障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最重要的是,清楚地检查出孩子在感觉统合基础上的问题,再设计孩子可以尽力去玩的游戏,使孩子的身体和大脑的反应及协调顺利发展。训练时也要采用小步子、多循环的原则,设计游戏难度适中,这样智障儿童会产生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有,家长也可以在一旁一步步引导孩子完成任务目标,达到训练的效果。
此外,智障儿童缺乏个人动机与兴趣,主动性差,意志水平低下,如果在训练中一味采取强迫手段,或者乏味的机械训练,智障儿童会产生厌烦、恐惧等不良情绪,如果训练失败的话,甚至会产生副作用。所以在训练中创设良好的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让智障儿童喜欢身处其中,在快乐的气氛下自动自发去做。
相关知识点
儿童学踢足球 | 国标舞 | 儿童学小提琴 | 儿童学尤克里里 | 儿童学弹钢琴 | 儿童学跳舞 | 儿童学绘画 | 儿童学打篮球 | 儿童学武术 | 儿童学弹琴 | 儿童学弹古筝 | 儿童学弹电子琴 | 儿童学唱歌 | 学钢笔字 | 街舞 | 民族舞 | 儿童学唱歌 | 芭蕾舞 | 儿童学大提琴 | 儿童学油画 | 儿童学国画 | 学毛笔字 | 情商培养 | 同理心 | 学钢琴的最佳年龄 | 情商教育 | 隔代教育 | 角色游戏 | 正面教育 | 孩子学涂鸦 | 儿童学唐诗 | 幼儿简笔画 | 智力发育 | 儿童文学 | 逆商 | 拼音学习 | 儿童音乐 | 儿童谜语 | 儿童思维训练 | 儿童笑话 | 如何教育孩子 | 学龄前儿童教育 | 如何提高孩子记忆力 | 电子琴 | 全脑开发 | 儿童角色扮演 | 跆拳道 | 轮滑 | 才艺培养 | 围棋 | 交往能力 | 儿童期情绪障碍 | 儿童性早熟 | 儿童学习障碍 | 宝宝看电视 | 好奇心培养 | 家庭教育方法 | 让孩子帮忙 | 教孩子礼仪 | 分享教育 | 室内活动 | 室外活动 | 适合男孩的亲子游戏 | 适合女孩的亲子游戏 | 儿童交通安全教育 | 行走的安全常识 | 儿童骑车安全 | 红绿灯儿歌 |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游戏 | 早教机构 | 蒙台梭利教育 | 什么是性教育 | 性教育从几岁开始 | 男孩性教育 | 女孩性教育 | 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 皮革马利翁效应 | 罗森塔尔效应 | 蒙氏教育 | 儿童乘车需知 | 儿童英语启蒙教学 | 识字游戏
相关文章
相关专家解答
相关网友问答
相关词条712
儿童营养食谱 | 吃什么对眼睛好 | 怎样才能长高 | 儿童换牙顺序图 | 手足口病 | 水痘 | 诺如病毒 | 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 脂肪瘤的危害 | 腮腺炎传染吗 | 中耳炎 | 猩红热 | 扁平足 | 鸡眼 | 麦粒肿 | 甲沟炎 | 学前教育 | 孩子上幼儿园哭怎么办 |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 小学入学年龄 | 水痘的症状和治疗 |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 近视眼怎么恢复 | 弱视 | 四岁宝宝身高体重 | 正确的刷牙方法 | 儿童牙齿矫正 | 小儿地中海贫血 | 儿童骨骼发育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儿童口臭 | 龋齿 | 红眼病 | 疝气 | 小儿鸡胸 | 自闭症 | 肛裂 | 针眼 | 包茎 | 抽动症 | 脑瘫 | 记忆力 | 儿童心理学 | 口吃 | 儿童保险 | 感统失调 | 吃什么能长高 | 长高方法 谜语 | 学钢琴的最佳年龄 | 智力发育 | 幼儿简笔画 | 儿童笑话 | 儿童音乐 |查询引导
联系编辑:曾静波
联系邮箱:zengjingbo#pcbaby.com.cn(#改为@)
联系电话:020-38178288-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