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
1、 润滑作用
当宝宝刚长牙的时候,牙龈组织难免有肿胀疼痛感,而牙尖又比较娇嫩,此时宝宝流出来的口水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防止牙齿周围发炎症状的出现。
2、清洁作用
宝宝流出来的口水可以保持口腔潮湿和清洁,也可以对宝宝刚长出来的小牙起到清洁的作用,防止蛀牙的形成。
3、 促进作用
口水可促进宝宝味蕾的发育,从而提高宝宝的食欲;也可促进嘴唇和舌头的活动,使宝宝尽早会说话;更可促进吞咽动作的成熟与完善。
坏处
1、不招人喜欢
宝宝经常流口水的话,不仅会把脸弄得很脏,衣服上也会很脏,浑身湿答答的,让人看了都不喜欢。
2、皮肤受损
由于口水偏酸性,里面含有一些具有腐蚀性的消化酶,宝宝的皮肤又比较稚嫩,所以一旦口水流出接触到宝宝的嘴角、脸颊等部位,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发红等症状。
情况一:如果流口水时伴随着口角长水泡,宝宝可能得的疾病是口腔溃疡或者口腔炎。因为口腔溃疡比较疼,因此宝宝可能会拒绝吃饭或者出现吞咽困难,父母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比较软烂的流食食用。
情况二:如果一边流口水一边伴有发烧、流鼻涕,可能是咽喉炎或者扁桃体炎,扁桃体炎往往会伴随着咽喉部的红肿不适,从而导致宝宝吞咽困难。这时候,建议父母让宝宝多喝水,必要时上医院检查。
情况三:如果流口水伴有口角溃疡,那宝宝患上的可能是水痘或者手足口病。宝宝在感染水痘或者手足口病后,可能在口腔或者舌头上出现溃疡,因为溃疡会很疼,所以宝宝就会表现出吞咽困难,如果宝宝拒绝进食,可以多让宝宝喝些牛奶和米糊,补充营养。
情况四:当宝宝流口水的同时,还伴有行为异常,如昏迷等,那父母就得格外注意了。宝宝有可能是患了神经方面的疾病,如智障、面部神经麻痹,脑膜炎后遗症等。
在中医理论中,引起流口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脾胃积热,因为廉泉穴乃津液之道路,如果小儿脾胃素蕴湿热,致使廉泉不能制约,口水就会流出不止。这时候,宝宝的症状可能是口角流口水,口水粘稠,甚至还会有口角赤烂、小便赤短、大便干燥、脸发红、舌头发红,舌苔黄厚、指纹发紫等症状。治疗方法就是清热燥湿泻脾,可以用清热泻脾散治疗。
还有另一种原因是脾胃虚寒。宝宝脾胃虚寒,就导致口水不能收住,流出不止。脾胃虚寒的宝宝流出的口水是稀的,另外还有小便清长,脸色发白、舌苔薄白,指纹淡红等症状。治疗方法是用张涣温脾汤加味:丁香、木香、半夏、白术、干姜、益智仁、乌药。
另外,还可以用草药单方。如用石斛煮水煎服,如果加青果,效果更佳,可以连服5—7天。或者生姜3克,甘草6克,煎水服用,直到好为止。
1、及时擦拭
宝宝一旦有口水流出,应马上用清洁的小毛巾给擦掉。由于宝宝的皮肤比较嫩,擦的时候要小心,最好是沾。选择的小毛巾也应是质地柔软、吸水强的棉布手帕。
Tip:用过的小毛巾要经常洗烫,并放在阳光下晾晒以杀菌。要避免用含香精的湿纸巾擦拭,以免刺激宝宝皮肤。
2、勤洗勤涂
经常用温水洗洗口水流到的地方,涂上润肤霜或油脂类的东西,保护宝宝稚嫩的皮肤。
3、勤换勤晒
宝宝一流口水,会把衣服、枕头、被褥等弄湿。所以宝宝的衣服要经常换,防止细菌滋长。枕头、被褥等也要勤洗勤晒,在太阳下晾晒杀菌。
4、给宝宝戴围嘴
如果想减少洗衣服的次数,不妨给宝宝戴个围嘴,防止口水把衣服弄脏。其实妈妈们也可以自己制作简易围嘴!不过要选择柔软的、吸水性强的棉制品。
Tip:围嘴也要经常换洗,保持清洁和干燥。
5、不要常捏宝宝脸颊
在宝宝流口水的阶段,跟宝宝嬉戏玩耍时不要总是捏宝宝两边胖乎乎的脸颊,那样会刺激唾液腺的分泌,加重宝宝流口水情况。
6、锻炼宝宝的吞咽能力
添加辅食时,妈妈们要有意识地加强其吮吸等各方面的能力。在宝宝长牙以后,要想法设法提高宝宝的咀嚼能力。比如给宝宝吃磨牙棒、鸡蛋饼等固体食物。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个阶段,口水流得特别多。为此,口水巾也没少买,每天三四条轮着,就怕不够用。但是,有些心细的妈妈也会担心,宝宝总是这样流口水,到底正不正常?宝宝老是流口水,需不需要特殊护理呢?
一、宝宝为什么老是流口水?
宝宝流口水,一般来说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由两个原因引起:
吞咽能力差: 4个月左右,宝宝的唾液腺体逐渐发育成熟,唾液分泌量明显增大。但此时,宝宝的口腔容量依然浅小,吞咽能力较差,于是就会经常流口水。
萌牙期刺激:大约4-6月龄时,宝宝的乳牙开始萌出,牙龈受到刺激,引起神经反射作用,促进了唾液的分泌,而使口水增多。
如果是上述原因,家长们完全不用担心。等宝宝过了萌芽期(2.5岁-3岁以后),随着口腔容积的增大,吞咽能力的增强,流口水的现象就会自然消失了。
但是,也有些宝宝流口水是由于疾病的原因。比如脑瘫或先天性痴呆、呼吸道疾病(如鼻炎、鼻塞、扁桃体肿大等),以及口腔疾病(如舌炎、牙龈炎、长疱疹、生口疮等)。这种情况下,宝宝通常还会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家长们应该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诊治。
二、宝宝流口水怎么护理?
虽然,大部分宝宝流口水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不注意护理,口水过多也会惹来大麻烦。比如嘴巴周围长满红色丘疹或红斑,会让宝宝感觉瘙痒、不适。那么,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护理口水疹呢。儿科医生的建议有以下三点:
及时清洁皮肤:经常使用柔软、干净的毛巾,动作轻柔地把宝宝嘴巴周围的口水蘸干,不要用力反复擦拭。注意也可以使用纸巾,但尽量不要使用湿纸巾。因为湿纸巾中可能含有消毒剂成分,会再次刺激宝宝稚嫩的皮肤。另外,也可以给宝宝围上纯棉的口水巾,经常换洗、保持干燥,并放在阳光下晾晒以杀菌。
做好皮肤的保湿:妈妈给宝宝洗完脸后,可以将橄榄油涂抹在宝宝嘴巴周围、下巴到脖子等位置,不用太厚,薄薄的一层即可。至于那些宝宝舔不到的地方,则可以涂点凡士林。如果妈妈担心白天宝宝活动量大,容易把涂好的油蹭掉,也可以选择白天只擦干口水、晚上再抹油。
总而言之,宝宝流口水不用太慌张,日常护理很重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做好皮肤的保湿工作即可。
相关知识点
初生婴儿打嗝 | 宝宝脸色发黄 | 宝宝打嗝 | 宝宝上火 | 给宝宝剪睫毛 | 宝宝洗澡可以用浴霸吗 | 夹屁股 | 宝宝头型 | 宝宝理发最佳时间 | 婴儿皮肤有白块 | 婴儿皮肤红斑 | 宝宝不穿内裤好吗 | 宝宝多大要穿内裤 | 婴儿抽搐 | 宝宝防蚊 | 宝宝穿鞋注意事项 | 婴儿晒太阳 | 宝宝眼屎多 | 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 | 宝宝口腔溃疡怎么办 | 枕秃 | 宝宝脖子淹了怎么办 | 小孩挤眼睛 | 宝宝红屁股怎么办 | 婴儿眼睛有异物 | 宝宝肚子胀气怎么办 | 宝宝睡觉踢被子 | 宝宝从床上摔下来怎么办 | 婴儿鼻腔清洁 | 奶瓶对口腔的影响 | 宝宝积食怎么办 | 宝宝晚上哭闹原因 | 婴儿枕头高度注意事项 | 脱水 | 玩具安全 | 婴儿哭闹原因 | 宠物安全 | 鼻子保养 | 婴儿头睡偏了怎么办 | 婴儿打嗝注意事项 | 噪音污染 | 空气浴 | 放鞭炮 | 小孩流鼻血怎么办 | 宝宝脸色不好 | 婴儿鼻子有鼻屎怎么办 | 宝宝嗓子哑了怎么办 | 婴儿惊厥注意事项 | 婴儿打嗝怎么办 | 婴儿理发 | 汗多 | 幼儿口腔护理 | 婴儿游泳 | 幼儿体温 | 宝宝抵抗力差怎么办 | 婴儿生活规律 | 宝宝头发长的慢怎么办 | 宝宝看护 | 如何选择育儿书 | 宝宝受凉吐奶注意事项 | 宝宝紧急救护 | 舌苔厚白是怎么回事 | 舌苔厚黄 | 襁褓 | 百天照 | 宝宝周岁照 | 三个月的宝宝流口水 | 宝宝鼻子不通气怎么办 | 婴儿绑腿 | 婴儿几个月可以把尿 | 宝宝受凉吐奶原因 | 给婴儿穿衣服护理要点 | 婴儿枕头高度选取要点 | 给婴儿穿衣服护理步骤 | 两个月的宝宝能竖着抱吗 | 婴儿吃手 | 婴儿写真 | 满月照 | 三个月的宝宝能竖着抱吗 | 不安腿综合征 | 宝宝春季护理 | 小孩眼屎多 | 婴幼儿游泳 | 小儿消化功能紊乱 | 两个月的宝宝吃手 | 两个月婴儿腹泻 | 两个月婴儿体重 | 两岁宝宝身高 | 两岁宝宝身高体重 | 两岁不会说话 | 两岁孩子不会说话正常吗 | 婴儿腹泻怎么治
相关文章
相关网友问答
相关词条695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 | 婴儿喂养 |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 婴儿吐奶严重怎么办 | 宝宝肚子胀气怎么办 | 婴儿大便颜色 | 宝宝拉肚子有泡沫 | 婴儿打嗝 | 婴儿吃奶量 婴儿呕吐 |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 宝宝长牙发烧怎么办 | 宝宝脸上长湿疹怎么办 | 婴儿抚触 | 婴儿发烧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 辅食100款 | 宝宝发烧38度怎么办 | 幼儿急疹 | 婴儿辅食食谱 | 睡眠不好如何调理 | 婴儿睡眠 | 宝宝晚上睡觉哭闹 | 婴儿奶癣 | 宝宝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办 | 小孩发烧39度怎么办 | 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 小儿支气管炎 | 母乳喂养的好处 |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 厌奶期 | 婴儿米粉 | 婴儿湿疹最佳治疗方法 | 宝宝过敏性皮炎 | 断奶方法 | 小儿肺炎 婴儿鹅口疮 | 诺如病毒 | 小儿推拿 | 疫苗接种时间表 | 乙肝疫苗 | 五联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脑疫苗 | 婴儿枕头 | 婴儿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