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多见于周岁内的婴儿或新生儿,不少家长发现婴儿长鹅口疮后,都会十分担心,怕对婴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想立马去医院进行治疗,但又不知道婴儿鹅口疮挂什么科?其实鹅口疮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口腔炎症,家长不需要过多的担心。 婴儿鹅口疮挂什么科挂儿科。 鹅口疮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多发生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由于孩子入口的东西不干净:乳具消毒不干净、乳母的乳头不干净、照顾孩子的人手不干净造成孩子所用物品污染,对于缺乏抵抗力的新生儿或小婴儿都容易引起鹅口疮的产生 治疗方法: 1、一旦小儿得了鹅口疮,可以用2%重碳酸钠溶液,如:苏打、纯碱等擦洗口腔(在擦洗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以免伤到宝宝,导致感染),每日3~5次,每四小时一次,然后涂1%紫药水,或用棉花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涂在口腔患处,或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 2、涂药后不要马上吃奶,或进食后不要急于给小儿涂药(大概30分钟后方可),否则会引起宝宝恶心、呕吐。(注意多给宝宝饮水,这样有利于将病菌排出体外) 3、注意口腔护理,每次小儿喂奶后再喂几口温开水,可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这样霉菌就不会生长了,此外,每次喂奶前,应清洁奶头,妈妈双手也要洗干净。如果是人工喂养者,奶具要严格煮 沸消毒。 4、治疗的同时可以顺便给小儿补充 VB和VC,每日3次,在小儿病好后停止。 5、如发现宝宝口腔犹如白色雪花层层叠叠,咽喉堵塞,呼吸困难等严重状况,应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小儿鹅口疮是怎么引起的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白色念珠菌就是许多微生物中的一种,通常多发生在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的婴儿中,在体弱的成年人中亦可发生。白色念珠菌在健康儿童的口腔里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 以下情况均可引起感染: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牙床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 精彩推荐:
|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