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的含义
医学上所说的免疫力,它是人体免疫系统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能力,主要的任务之一是身体抵抗细菌或病毒等感染的能力。简而言之,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整个过程,叫免疫。
健全的免疫系统三大功能:
1、防御功能: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
2、稳定清洁功能: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
3、监控功能: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癌瘤的发生。
免疫系统是一个由许多环节共同发挥作用的系统,不同环节起到不同的作用,人的免疫力有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另外一部分则需要经过后天不断完善、成熟。宝宝出生后的免疫力变化:
宝宝出生后,由于各系统的发育还未完全,其免疫系统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被真正激活而发挥作用,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孩子自身的免疫功能相当低,很容易被病原体乘虚而入。但母乳喂养的孩子极少生病,这是因为母体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可以通过乳汁,主要是初乳传递给宝宝,使宝宝具有抵抗疾病的能力。
此外,宝宝在胎儿期从母亲胎盘也可获得一部分抗体。所以一般来说,6个月以内的宝宝是不容易生病的。而6个月以后,宝宝体内来自母体的免疫球蛋白的浓度逐渐下降到最低点,同时自身的免疫系统还没有被激活,进入了医学上所称的“生理上的免疫功能不全期”,这个时期的宝宝体内免疫物质含量很低,抵抗力比较差,极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宝宝半岁后为何经常生病?
免疫力低下的表现
1、先天性免疫低下
症状表现:起病早,重的可以在出生后就表现出临床症状;反复发生重症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反复腹泻;感染后治疗效果不佳,疾病长期不愈;正常预防接种后出现严重的感染;有类似家族史;易伴发肿瘤、白血病。
是否需要治疗:属于病态,需要治疗。
治疗恢复关键:医学上也称为免疫缺陷。先天性免疫低下多由基因突变引起,因此具有遗传性。先天性免疫低下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措施,一般治疗较困难,治疗也是长久的。
2、后天继发性免疫低下
症状表现:宝宝由于感染、药物、营养不良等,导致免疫力低下。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亦有胃肠道感染者,一般症状较轻,但反复发作,可引起更严重的营养吸收障碍而加重营养不良。
是否需要治疗:属于病态,需要治疗。
治疗恢复关键:清除可能损害免疫系统的病毒或细菌病灶;更改或停用引起免疫低下的药物;及时对症治疗可能影响到免疫系统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当心脏畸形校正后,宝宝反复感染的情况就会明显改善;避免因营养不良影响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去除这些不良因素后,宝宝的免疫功能大多会逐步恢复。
3、生理性免疫低下
症状表现,主要是上呼吸道,如感冒等,而不是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经常是由于天气变化、生活环境改变等日常情况引起的,通常可自行痊愈。
是否需要治疗:正常现象,通常不需要治疗。
治疗恢复关键:与成人相比,孩子更容易感冒,这就是因为孩子存在生理性免疫低下。生理性免疫低下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属于正常现象。
免疫检查
免疫力检查是怎么回事?免疫力的评估主要靠两方面,一是临床表现,二是免疫功能的实验室检测。
1、较轻的免疫力降低,主要靠临床表现来判断。当人体免疫功能失调,或者免疫系统不健全时,感冒、扁桃体炎、哮喘、支气管炎、肺炎、腹泻、过敏等疾病就会反复发作,此时最好就医检查宝宝的免疫力了。
其次,医生也可能会让宝宝做一些化验,包括免疫五项、化验查血锌铜等微量元素检测、以及血常规。
2、重的免疫力低下,也就是医学所说的免疫缺陷。免疫缺陷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出来,并且检测的实验室指标是客观的。通过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吞噬功能等三方面的检测,80%的免疫缺陷都可以被发现。免疫缺陷主要有三大临床表现:反复感染、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易患恶性肿瘤。这与一般意义上的免疫力低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容易生病”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宝宝的免疫力不能单纯以是否“容易生病”或者感染的次数多少来衡量。以感冒为例,不能说1年患10次感冒的宝宝就比1年患1-2次感冒的宝宝在免疫力方面有问题。一般情况下,正常人感冒通常3-5天就好了,而免疫力有问题的人往往不易恢复,可能还会发展成肺炎;正常人感冒,用几天药后就好了,而免疫力有问题的人治疗效果差。另外,反复发生中耳炎、反复皮肤感染、其他反复感染,影响到生长发育,要注意有免疫力问题。
如何增强免疫力
1、母乳喂养—人生的第一次免疫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能增加婴儿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可防止婴儿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可以说母乳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因此不要错过给宝宝母乳喂养的机会。
2、抚触—改善宝宝的血液循环
在自然分娩中产道收缩,挤压胎儿,是一种有益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出生后,母亲的身体接触,会让小婴儿有很大的安全感,可以促进宝宝的身体发育,对出生时体重较轻的早产儿尤其有益。抚触可以改善宝宝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并能增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减少哭闹,改善睡眠。
3、免疫预防接种—积极主动应对
为宝宝预防接种是人类抵御传染性疾病而采取的积极措施,如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等。爸妈一定要按时为宝宝接种疫苗。
4、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睡眠时间
爸妈要有足够耐心地对待孩子,帮他们找到自己的生活规律。成长中的孩子每天需要充足的睡眠,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够,可以让他白天小睡一下。周末多带宝宝到空气清新的公园玩一玩,对身体大有益处。
5、均衡饮食—提升防御功能
孩子偏食,营养不均衡会造成抵抗力下降。肉、蛋、新鲜蔬菜水果品种尽可能多样,少吃各种油炸、熏烤、过甜的食品。
6、不要吃得过饱—避免脾胃负担过重
婴幼儿脏腑娇嫩,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健全。虽然发育旺盛,对营养物质需要迫切,但是,脾胃运动消化功能相对不足。若吃得过饱,会使胃肠负担加重,消化功能紊乱,容易发生积食、腹痛,导致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7、多喝白开水—保持黏膜湿润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湿润,成为抵挡细菌的重要防线。上幼儿园、外出时让孩子背着水瓶,渴了随时喝。注意要喝白开水,而不是各种含糖饮料。
8、不必过于干净—形成免疫记忆
免疫系统能对传染病原形成免疫记忆,万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将其消灭。如果你家太干净,孩子没有机会通过感染产生抗体,抵抗力反而减弱,并可能导致过......
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增强免疫力的食物主要有牛初乳、胶原蛋白、维生素、食用菌以及一些锌含量较高的食物。帮助宝宝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具体如下:
1、牛初乳:牛初乳富含多种免疫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维持机体免疫功能自稳态的作用,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牛初乳具有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适合婴幼儿食用。
2、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富含人体需要氨基酸,有甘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等,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 占全身总蛋白质的30%以上。当人体有外来异物细菌病毒等入侵时,免疫球蛋白会与胶原蛋白相结合,这时人体的免疫力可大大增强。
3、维生素:膳食不均衡,如缺乏维生素可导致宝宝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尤其是维生素C,能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一般来说,蔬菜、水果中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如鲜枣、柚子、绿花菜、柿子椒等。
4、食用菌类:主要是蘑菇、香菇、猴头菇、草菇、黑木耳、银耳、百合、灵芝等,都有明显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尤其是灵芝含有抗癌成分,含有丰富的锗元素,可加速身体代谢,延缓细胞衰老。
5、含锌高的食物:主要是各种海产品、瘦肉、粗粮和豆类食品。锌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体的许多酶必须在锌的参与才能发挥作用,锌对调节免疫功能十分重要。
增强免疫力吃什么水果
一直以来,强调日常多吃水果、蔬菜是健康养生保健中的主要内容。而巧吃水果还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困扰。宝宝6个月后开始吃辅食,那么,究竟吃什么水果可以帮助宝宝提高免疫力呢?
1、西瓜
西瓜汁中含有蔗糖、维生素C、B和r-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的功效。维生素A在西瓜中的含最十分可观,每百克大约含590国际单位,比其他一些水果要高。所以,宝宝可以进食西瓜汁,从中摄取天然的维生素A增强免疫功力,但不宜多吃。
2、猕猴桃
猕猴桃果实中的维生素C、镁及微量元素含量最高,可以适量给宝宝添加,但是添加猕猴桃时一定要从少量开始,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有些宝宝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的症状。
3、樱桃
樱桃的维生素C含量很是丰富,日常多吃可预防感冒。应该注意的是,樱桃性温味酸,不可多食,身体阴虚火旺、有鼻衄等症及患热病宝宝应忌食。
4、木瓜
木瓜果肉滑、味甜,它还有抗菌消炎、舒筋活络、软化血管、抗衰养颜和祛风止痛消肿作用。俗话说:“杏一益,梨二益,木瓜有百益。”其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先给宝宝吃一点,不过敏的话再慢慢增加分量。
5、香蕉
香蕉几乎含有所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淀粉质丰富的水果,能补充宝宝所需的营养。而且香蕉易消化吸收,是婴幼儿理想的食品。但是给婴儿吃也要适量,不可多吃。
6、葡萄
葡萄中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B1、B2、B6、C和P等,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经常食用葡萄有助于消食、健脾、和胃,解除疲劳和神经衰弱,还可益智健脑。但给宝宝吃的时候需去皮去籽,吃完后要漱口。
7、雪梨
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现代科学证实,梨的益处有助消化、调整肠道功能,特别适合宝宝食用。
8、苹果
研究表明,吃较多苹果的人远比不吃或少吃苹果的人得感冒为低,得急性感染为少。苹果泥、苹果汁父母都可以给宝宝多吃一些。
国家免疫规划
计划免疫(planedimmunization)是根据某些特定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预防、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有效的疫苗和疫苗的计划接种,已成功地消灭曾经是人类头号杀手的天花。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牛痘、鼠疫、霍乱等疫苗的接种运动。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行计划免疫,使得绝大多数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关文章
相关网友问答
相关词条711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2017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 诺如病毒| 小孩反复发烧怎么办 | 小儿咳嗽 | 小儿肺炎 | 小孩拉肚子怎么办 | 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办 | 咳嗽有痰吃什么好的快 | 小孩发烧怎么退烧 | 小孩发烧39度怎么办 | 发烧吃什么食物 | 轮状病毒 | 小儿呕吐 | 佝偻病 | 宝宝上幼儿园 | 幼儿园安全教育常识 |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 | 湿疹最佳治疗方法 | 疱疹性咽颊炎 | 风寒感冒 | 风热感冒 | 小孩感冒流鼻涕怎么办 | 咳嗽偏方 |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 | 一岁半宝宝不爱吃饭 | 一岁半宝宝身高体重 | 2岁宝宝身高体重 | 3岁宝宝身高体重 | 宝宝食谱 | 一岁宝宝食谱 | 两岁宝宝食谱 | 三岁宝宝食谱 | 儿童鼻子出血怎么回事 | 亲子游戏 | 小儿推拿 | 湿疹症状 | 肋骨外翻 | 睡觉磨牙是什么原因 | 磨牙是什么原因 | 狂犬疫苗 | 水痘疫苗 | 乙脑疫苗 | 流脑疫苗 | 脊灰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