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理腹胀
婴儿自身本来就存在生理性腹部膨隆,所以小宝宝的肚子本来就会比成人大。其次,新生儿基本以腹式呼吸为主,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腹部也会稍微的隆起。
此外,婴儿的身体前后是呈圆形的,不像大人那样略呈扁平状,这也是让肚子看起来胀胀的原因之一。
2、喂养不当
(1)宝宝进食、吸吮地太急促而使腹中吸入了空气,尤其是当宝宝饿得太久才喂牛奶的时候。
(2)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造成空气通过奶嘴的缝隙而进入宝宝体内。
(3)宝宝过度哭闹。
(4)吸入的奶水或其他食物,在消化道内通过肠内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
3、婴儿消化不良或便秘
消化不良及便秘使肠道因粪便堆积,促使产气的坏菌增生,或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肠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易产生大量的气体。
4、婴儿下肠道阻塞
宝宝下肠道阻塞以腹胀为主。婴幼儿的肠阻塞,严重的完全阻塞,多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因症状明显而被发现。但如果只是不完全的阻塞,也有可能拖很久后仍被遗漏。如先天性巨肠症,是因为胚胎发育期肠道神经节由上往下发育不完全而停止,造成大肠末端无法放松,使得上方正常的大肠胀得很大。症状除了宝宝有显著的腹胀外,通常也会有胎便延迟解出或便秘的现象。
1、不要让宝宝饿得太久后才喂奶
宝宝饿的时间太长,吸吮时就会过于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气。所以要按时给宝宝喂奶,并且在喂奶之后,轻轻拍打宝宝背部来促进打嗝,使肠胃的气体由食道排出。
2、避免宝宝长时间哭闹
当宝宝哭的时候很容易胀气,遇到这种情况,爸妈应该多给予安慰,或是拥抱他,通过调整他的情绪来避免胀气的加重程度。
3、多给宝宝的腹部进行按摩
可顺时针按摩5分钟。或腹部使用驱风油、用温毛巾敷盖也有帮助,这些有助于肠胃蠕动和气体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4、妈妈要减少糖分的摄入
如果母乳中含的糖分过多,糖分在宝宝的肚子里过度发酵,也容易使宝宝出现肠胀气,这时妈妈就应该注意限制自己的摄糖量了。此外,如果怀疑自己的进食可能引起宝宝腹胀,那么,母乳喂养的妈妈就应该将那些有嫌疑的食物,如豆类、玉米、红薯、花菜以及辛辣食物从饮食中剔除掉。
5、避免吸入空气
人工喂养的宝宝,应当注意让奶水充满奶瓶嘴的前端,不要有斜面,以免让宝宝吸入空气。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在宝宝吃奶的时候,宝宝的嘴与母亲乳房的位置摆放不适当的话,那么,宝宝就有可能吸进过多的空气,以至于嗝气或腹胀。正确的姿势是最好让宝宝的脸正对妈妈的乳房以保证他的嘴将乳头和乳晕全都含住。
6、减少摄入易引起胀气的食物
某些固体食物也可能导致嗝气、腹胀。比如谷物粗粮,有些蔬菜如豌豆泥、黄豆泥等都含有可导致大肠胀气的纤维。而猕猴桃、梨、菠萝、果汁等含有高浓度糖分也是导致婴儿腹胀的诱因,应少吃。
7、如有必要需就医
宝宝若出现腹胀合并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肛门排便排气不畅,甚至有发烧、解血便的情形,或肚子有压痛感,或合并呼吸急促,或在腹部能摸到类似肿块的东西,应特别注意并尽快带宝宝就医检查治疗。
婴儿自身如何排出气体
其实,有一些方式可以帮助婴儿排出气体,例如:喂奶之后,轻轻拍打宝宝背部来促进打嗝,使肠胃的气体由食道排出。有些宝宝很会排气,可以通过肛门将气体排出;另外,依靠胃肠壁的吸收,也可以缓解腹胀的现象。
扁豆香薷汤
原料:白扁豆20-40克,香薷15克。
制法:取白扁豆、香薷加水2碗煎25分钟取汤。
用法:每日3次,温热服用。
功效:清暑利湿和中。
主治:用于宝宝夏伤暑湿,身热无汗,呕吐泄泻,脘腹胀痛等症。
温馨小提示:白扁豆能醒脾除湿,配伍香薷,既能清暑解表,又能化食和中。适宜于暑湿外感,湿热泄泻。
麦芽山楂饮
原料:炒麦芽10克,炒山楂片3克,红糖适量。
制法:取炒麦牙、炒山楂加水1碗共煎15分钟取汁,加入红塘调味即可。
用法:饭前、饭后饮用均可。
功效:消食化滞、健脾开胃,用于伤食(乳)泄泻、厌食、腹胀等症。
温馨小提示: 炒麦芽善消面食,除积滞;山楂解肉食油腻,行积滞。二药合用,既消食又开胃,且味酸甜美,宝宝乐于饮用。
1、容易腹胀的宝宝,平时应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专家建议应常吃以下食物,如金橘、萝卜、豇豆、山楂等。
2、应注意避免食用产气食物,如芹菜、圆白菜、韭菜、萝卜、豆类、白薯、生蒜、蜂蜜、汽水等。苹果、梨、杏儿等等含有高浓度糖分的大多数纯果汁也是导致婴儿腹内气体凝聚不畅的诱因,腹胀的宝宝应少吃。
宝宝腹胀,也是因为他们太小,胃肠的消化能力太弱,可以根据医嘱给宝宝吃一些助消化的药物,以调节小宝宝的肠胃,帮助消化。
宝宝腹胀严重时,或爸妈不确定腹胀原因时,因尽快到医院就诊,根据病因准确服药。如孩子吮乳时吸入空气较多,引起气压腹胀,建议可服用中药:莱菔子8克,枳实6克,甘草、厚朴、陈皮各3克,加水150毫升,煎服60毫升,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3天。(效果因人而异)
如果宝宝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现象、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活动力良好、排气正常、体重正常增加,那么这一类的腹胀大多属于功能性腹胀,无须特别治疗,可用按摩手法缓解宝宝的不适症状。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妈妈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症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③捏脊5—10遍。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妈妈用拇指运内八卦100次,推板门200次。
(2)患儿仰卧,妈妈用大鱼际(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的部位);顺时针摩中脘5分钟,然后分腹阴阳50次。
(3)按揉天枢、脾俞,足三里穴各1分钟。
胀气算不算是病,需不需要治疗,原则上要以宝宝的临床症状为判断标准。如果宝宝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现象、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活动力良好、排气正常、体重正常增加,那么这一类的腹胀大多属于功能性腹胀,无须特别治疗。
(1)腹胀是消化系统疾病常伴有的症状和体征,所以按摩时应详细诊察其致病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2)合理喂养,培养小儿正常的饮食习惯。
(3)起居有常。避免寒冷刺激。
相关知识点
囟门早闭 | 小儿尿床 | 宝宝耳朵后面长了个疙瘩 | 宝宝耳朵疼 | 宝宝耳朵发炎 | 宝宝耳膜穿孔 | 臀部护理 | 婴儿私处护理 | 婴儿口腔护理 | 婴儿操 | 婴儿放屁 | 婴儿呕吐 | 婴儿哭闹 | 宝宝脸上长小白点 | 宝宝脸上长小红疙瘩 | 消毒护理 | 幼儿体温 | 臀部护理知识 | 婴儿几个月可以把尿 | 婴儿用安抚奶嘴好吗 | 婴儿受到惊吓怎么办 | 宝宝几个月可以坐学步车 | 婴儿枕秃 | 宝宝防蚊 | 小儿口腔护理 | 婴儿翻身 | 一个月婴儿护理 | 入盆时间 | 尿不湿怎么用 | 宝宝出汗多 | 宝宝受惊吓 | 宝宝鼻梁上有青筋 | 六个月婴儿护理 | 三个月婴儿护理 | 宝宝睡觉出汗多 | 初生婴儿护理 | 婴儿护理 | 儿童护理 | 婴幼儿专用水
相关词条695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 | 婴儿喂养 |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 婴儿吐奶严重怎么办 | 宝宝肚子胀气怎么办 | 婴儿大便颜色 | 宝宝拉肚子有泡沫 | 婴儿打嗝 | 婴儿吃奶量 婴儿呕吐 |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 宝宝长牙发烧怎么办 | 宝宝脸上长湿疹怎么办 | 婴儿抚触 | 婴儿发烧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 辅食100款 | 宝宝发烧38度怎么办 | 幼儿急疹 | 婴儿辅食食谱 | 睡眠不好如何调理 | 婴儿睡眠 | 宝宝晚上睡觉哭闹 | 婴儿奶癣 | 宝宝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办 | 小孩发烧39度怎么办 | 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 小儿支气管炎 | 母乳喂养的好处 |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 厌奶期 | 婴儿米粉 | 婴儿湿疹最佳治疗方法 | 宝宝过敏性皮炎 | 断奶方法 | 小儿肺炎 婴儿鹅口疮 | 诺如病毒 | 小儿推拿 | 疫苗接种时间表 | 乙肝疫苗 | 五联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脑疫苗 | 婴儿枕头 | 婴儿理发 |查询引导
孕育周刊 从怀孕到生子,各种知识全搜罗。 母婴检查 列举检查项目、时间、注意事项。 疾病防疫 多种母婴疾病护理及治疗全解读。 营养饮食 孕育饮食宜忌、营养功效供你参考。 保健护理 怀孕、产后、育儿保健护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