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发烧的宝宝,爸妈一定要给予充足的水分和补充大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供给适量的热能和蛋白质。同时一定要注意饮食上以流质和半流质饮食为主,提倡少食多餐。多给发烧的孩子喝牛奶、米汤等既有营养又容易消化的食物。
1、米汤。孩子发烧的时候,最适合食用的就是大米粥或者是米汤,这类食物营养丰富,而且水分充足,便于病儿肠胃的吸收。大米粥的做法很简单,只要将大米放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就可以了,在给孩子食用的时候不妨在里面加入适量的糖,这样孩子会更乐意吃。
2、绿豆汤。绿豆属良性,有清热解毒消暑的作用。
3、鲜果汁。在夏天,可以喝西瓜汁,它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的作用;在秋冬季节,可以喝鲜梨汁,它有润肺、清心、止咳、去痰等作用;新鲜橘子汁,具有去湿、化痰、清肺、通络等作用。
1、如果是溢奶引起的呕吐,每次喂完奶均应把小儿轻轻地竖直抱起,头部搭在大人的肩头上,然后轻轻拍打小儿背部,
促使吞入胃里的空气排出,避免吐奶发生。
2、如果小儿在出生后2-3周时出现喷射状呕吐,同时体重不增加,尽快带去看医生,确定是否存在胃幽门先天性狭窄,确诊后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以免肠道无法正常吸收营养,影响小儿的体重增长,甚至出现脱水现象。
3、如果小儿在呕吐时哭闹特别明显,要注意观察有无异常大便排出,如果酱样便;是否好几次发生像肠痉挛样的腹痛。出现以上表现有可能是发生了肠套叠,抓紧时间带小儿到医院确诊,针对病情采取灌肠等措施,使套入的小肠恢复正常,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4、如果小儿的脐周或大腿根出现无痛性肿物,并在咳嗽、哭闹时增大,有可能是疝气。可以并拢食指和中指,轻轻试着能否将肿物推回腹腔,并观察是否继续增大。如果不能推回腹腔内,一直还在增大,并出现剧烈腹痛和呕吐,表明疝气已经嵌顿,需要马上去医院进行手术,特别是半岁以内的小儿。
5、如果小儿除了呕吐外还不停地啼哭,并总用手拉扯或揉搓耳朵,同时伴39℃高烧,耳道里有脓性分泌物,可能是患了中耳炎。不可给小儿随意掏耳朵,赶快请医生进行抗炎治疗。
6、如果是胃肠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呕吐,都会同时伴有其他相应的症状。前者出现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后者出现流涕、喷嚏、全身酸痛等。及早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7、如果小儿反复呕吐或是上吐下泻,或伴有38℃以上高烧,父母要尽快带小儿去就医,以免耽搁病情,尤其是身体出现脱水时。
小孩发烧吃什么水果好?爸妈可以给孩子吃苹果、香蕉、荸荠、草莓、梨等水果。多喂白开水或蔬菜水果汁,有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素排出,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发烧期间不要吃凉的,建议爸妈把水果温热一下再给孩子吃哦。
苹果:具有整肠作用,对于利尿、消除疲劳有很大帮助。
香蕉:可以在孩子发烧时食用,能增加孩子口感,以及水分。主要作用是通便。
荸荠:可明目退翳,治痔疮,大便下血。预防流脑,高血压,可辅助治疗慢性咳嗽、吐浓痰。
草莓:酸酸甜甜,十分好吃,还具有很好的降火功效。中医认为吃草莓可以去火、清暑、解热、除烦。
梨:有清热生津、润肺化痰功能,常用于热病津伤,烦渴消渴,热咳燥咳,气喘失音等。
发热多是机体正气与外来邪气相搏斗,机体免疫力较强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但高热(体温在39℃以上者)时,人体内环境失衡,脏腑功能紊乱,特别是小孩,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出现惊厥,需要紧急处理。试试给宝宝按摩这五个“退烧穴”。
1、曲池、合谷、外关穴
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2、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3、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刮痧疗法是人们常用的民间疗法之一,对高热也有奇效。可以选用上述穴位进行刮痧,也可以选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腋窝、肘窝较大面积处,自上而下,先轻后重,刮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点即可。
“宝宝发烧了,额头好烫,体温计都到38℃了。怎么办?”
“温水擦四肢?脱衣服?给退烧药?该先做哪个?”
“还是赶快送医院吧!”
等等,毫无准备地上医院,对缓解宝宝的不适并没有帮助。
宝宝发烧,新手宝爸宝妈们总是拿不定主意该做什么好,生怕做错了会耽误宝宝的治疗。事实上,在带宝宝上医院前,以下的这几件事先做好,才能更有利于医生快速帮助宝宝治疗。
一、准备事情:量体温、退烧、做好记录。
1、量体温
上医院前,先在家给宝宝量好体温,有助于了解宝宝发烧情况,以及采取降温措施。比如,测出来是低热,可以缓缓再去医院,持续观察宝宝精神和监测体温;测出来是中度发热或高热,那么可以先降温或喂退烧药,而不是毫无准备地就上医院。一般来说,腋温37.3℃-38℃为低热,38℃-39℃为中度发热,39℃-40℃为高热,超过40℃为超高热。
2、退烧
①减少衣物,避免裹得过严实,不利于散热。
②物理降温,增加通风或开空调,使室内环境尽量保持清凉,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或流质食物,有利于散热。
③退烧药降温,当宝宝体温达到38.5℃,物理降温没有效果的话,可以给宝宝吃退烧药,另外,宝宝发烧未到38.5℃,但是精神状态不佳,也可考虑给退烧药。
3、做好记录
要记录好发烧的时间、当时的体温、用了哪些降温措施、采取措施之后宝宝的表现如何、体温如何变化?有没有吃退烧药、吃的什么药、剂量是多少?宝宝发烧时有没有拉肚子、呕吐、无精神、打喷嚏、胃口差、睡眠不好、过敏等症状。
三、必备物品:水、退烧药、体温计、就诊卡、病历本。
水:高热的宝宝,肠胃不适,容易脱水。带上温开水,在就诊的路上和等待的过程中,少量喂宝宝,既能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又有助于退热。
退烧药:随身携带退烧药物,必要时给宝宝服用。另外,宝宝已经吃了药才去医院,随身携带,也有利于医生在给宝宝选择药物时做参考,同时也能了解宝宝病情。
体温计:携带上自家的体温计,在候诊时,可以给宝宝测量体温,方便及时告知护士,同时使用自带体温计还可以防止交叉感染。
就诊卡:带上宝宝的就诊卡,能避免再次办卡,节约就诊时间。
病历本:带上病历本,方便医生记录和查看,如有近期的化验单等,也建议带上,节省沟通成本。
相关知识点
宝宝发烧的症状 | 扁桃体发炎引起发烧 | 发烧吃什么药 | 小孩反复发烧怎么办 | 小孩发烧39度怎么办 | 孩子发烧不退怎么办 | 发烧怎么退烧 | 宝宝发烧物理降温 | 发烧吃什么食物 | 发烧时不宜喝什么饮料 | 37度算发烧吗 | 经常发烧是怎么回事 | 小孩半夜发烧怎么办 | 发烧抽搐 | 2岁宝宝发烧怎么办 | 3岁宝宝发烧怎么办 | 发烧吃什么好 | 小孩高烧不退怎么办 | 小孩发烧38度怎么办 | 兵兵退热贴怎么样 | 八个月宝宝发烧
相关词条711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2017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 诺如病毒| 小孩反复发烧怎么办 | 小儿咳嗽 | 小儿肺炎 | 小孩拉肚子怎么办 | 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办 | 咳嗽有痰吃什么好的快 | 小孩发烧怎么退烧 | 小孩发烧39度怎么办 | 发烧吃什么食物 | 轮状病毒 | 小儿呕吐 | 佝偻病 | 宝宝上幼儿园 | 幼儿园安全教育常识 |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 | 湿疹最佳治疗方法 | 疱疹性咽颊炎 | 风寒感冒 | 风热感冒 | 小孩感冒流鼻涕怎么办 | 咳嗽偏方 |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 | 一岁半宝宝不爱吃饭 | 一岁半宝宝身高体重 | 2岁宝宝身高体重 | 3岁宝宝身高体重 | 宝宝食谱 | 一岁宝宝食谱 | 两岁宝宝食谱 | 三岁宝宝食谱 | 儿童鼻子出血怎么回事 | 亲子游戏 | 小儿推拿 | 湿疹症状 | 肋骨外翻 | 睡觉磨牙是什么原因 | 磨牙是什么原因 | 狂犬疫苗 | 水痘疫苗 | 乙脑疫苗 | 流脑疫苗 | 脊灰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