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化器官未完全成熟。
由于1—2岁的宝宝生长发育特别迅速,所以,身体需要的营养及热能较多。然而,消化器官却未完全发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较少。因此,消化能力较弱,容易发生腹泻。
2、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差。
由于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差,所以饮食稍有改变,如对添加的离乳食品不适应、短时间添加的种类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断奶;或是饮食不当,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质食物;气温低身体受凉加快了肠蠕动、天太热,消化液分泌减少及秋天温差大、小肚子易受凉等,都可引起腹泻。
3、全身及胃肠道免疫力较低。
由于全身及胃肠道免疫力较低,所以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引起腹泻;宝宝因抵抗力较低而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时,也常可引起腹泻。
小孩拉肚子应给予饮食疗法,给小儿营养丰富的食物:继续母乳喂养,若患儿不是母乳喂养,可用患儿日常食用的奶或奶制品继续喂养。若患儿年龄在6个月以内,且还没有开始吃固体食物,则用等量水稀释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喂养患儿两天,若患儿年龄在6个月以上或已开始食用固体食物,则给些米粥或其他淀粉混合食物,有条件者可加些蔬菜、鱼或肉末,每次喂饭可加些植物油。
1、给些新鲜水果汁或香蕉泥,以补充钾;喂新鲜制作的食物,这些食物要很好地烹制、研磨或捣碎;鼓励患儿进食,每日至少喂6次;腹泻停止后继续给患儿喂上述食物;且在腹泻停止后两周内每天至少加餐一次直至体重恢复正常。
2、药物治疗
如小儿腹泻3天不见好转或出现下列症状时带病儿去找医生:①多次水样便。②频繁呕吐。③明显口渴。④不能正常饮食。⑤发烧。⑥大便带血。
3、治疗偏方
小孩腹泻时,若能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饮食上给予胡萝卜泥分次服食,有助于病情康复。取新鲜胡萝卜适量,洗净切碎,加水煮烂,然后取出胡萝卜捣成糊状即成(煮胡萝卜的水留作备用)。食用时,每100毫升煮胡萝卜的水中,加入5至10克(约一小匙)胡萝卜泥。进食量主要根据小孩的食欲,可按平时的食量喂给。一般来说,小孩喂食胡萝卜泥2至3天,大便即可成形。
4、家庭护理
及时补充水分,预防和纠正脱水:尤其是对急性水样便腹泻的病儿,父母给病儿喂更多的液体以预防脱水。由于腹泻的危害是因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而造成的,因而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是必须的,父母可给小儿喂各种方便的、小儿可接受的、有效的液体,如母乳、牛奶、酸奶、米汤、稀粥、菜场、白开水等以及口服补液盐(0RS)等。只要孩子想喝,就应喂给,服用方法:小于2岁的小儿,1~2分钟喂1小勺;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直接用杯子喝,如果患儿呕吐,停10分钟再慢慢给患儿喂服,每2~3分钟喂1勺,直到腹泻停止。
1、适当增减衣物。
婴幼儿的衣着,应随气温的升降而增减,避免过热,夜晚睡觉要避免孩子腹部受凉。在炎热的夏季应多给孩子喂水,避免饮食过量或食有用脂肪多的食物。最好给孩子经常进行温水浴。
2、加强体弱婴幼儿护理。
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病后体弱小儿应加强护理,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各种感染。对轻型腹泻应及时治疗,以免拖延成为重型腹泻。
3、避免交叉感染。
感染性腹泻易引起流行,对新生儿,托幼机构及医院应注意消毒隔离。发现腹泻患儿和带菌者要隔离治疗,粪便应做消毒处理。
4、合理应用抗生素。
避免长期滥用方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招致耐药菌繁殖引起肠炎。
护理腹泻宝宝注意事项
预防宝宝拉肚子,不要给宝宝吃隔夜辅食。避免夏季断奶,以免宝宝肠胃不适。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卫生和水源清洁。无论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应适时添加辅食,添加过程应循序渐进,不要几种辅食同时添加。
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均衡膳食营养。夏季食物应以清淡为主,给宝宝多吃点蔬菜泥、水果汁等。
家里养有宠物的家庭,一定要搞好宠物的卫生,同时不要一边给宝宝喂食物一边喂宠物。
.注意居室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场所,以免感染。父母可以带宝宝到空气清新的公园多走走,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孩子抵抗力。
得了腹泻应及时到医院治疗,同时避免维生素缺乏等并发症。注意不要饮用乳制品,因为乳制品会进一步加重腹泻。要尽量让孩子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片等流体食物。
小孩子拉肚子,可以多吃煮苹果,煮透的苹果有收敛的作用,每天给宝宝吃一个,有助于缓解宝宝拉肚子的情况。另外,将鸡蛋煮熟后去壳和蛋白,用蛋黄放在锅内小火熬炼取油,1岁内婴儿每天一个蛋黄油,有治疗腹泻的作用。
1、煮苹果。煮透的苹果有收敛的作用,每天给宝宝吃一个,有助于缓解宝宝拉肚子的情况。煮苹果时要隔水煮,或者加些冰糖,这样宝宝比较喜欢吃。
2、蛋黄膳:将鸡蛋煮熟后去壳和蛋白,用蛋黄放在锅内小火熬炼取油,1岁内婴儿每天一个蛋黄油,分2—3次服,3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腹泻,并有补脾益胃止泻作用。
3、焦米汤: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颜色发黄,再加适量的水和糖,然后烧成糊状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后再加热,它的炭化结构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
4、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的果胶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肠粘膜上的细菌和毒素,是一种良好的止泻食物。
5、栗糊膳:用3—5个栗子,去壳捣烂,加水煮成糊状,加糖调味后食用,每天2—3次,有温中止泻作用。另外还有桔枣茶、胡萝卜汤等均有健脾止泻作用。
6、稀饭。当宝宝拉肚子时,多给宝宝喝稀饭,既容易消化,又有营养。宝宝拉肚子时不要吃过硬的食物。在熬稀饭时要熬的烂一些比较好。
7、软面条。当宝宝拉肚子情况出现好转时,可以给宝宝煮些烂乎的面条,适当加一些青菜。这样能进一步给宝宝补充营养,宝宝吃了也比较好消化。
8、喝姜茶。当宝宝肚子受凉引起拉肚子时,可以给宝宝熬制些姜茶,要把姜切成碎末,煮开水后放入姜末,然后放入少量的熟茶,每天给宝宝喝一些能缓解宝宝拉肚子的症状。
9、山楂麦芽水。当宝宝因消化不良引起拉肚子时,可以给宝宝煮些山楂麦芽水喝,效果不错,麦芽要选用炒熟的,山楂3—5个就可以了。再加上些红糖比较好。
相关知识点
小儿肠套叠 | 小儿扁桃体发炎 | 小儿鼻出血 | 八个月宝宝拉肚子 | 宝宝咳嗽化痰 | 宝宝痢疾 | 宝宝过敏性结膜炎 | 小儿消化不良 | 宝宝便血 | 宝宝感冒 | 小儿肺炎 | 小儿结核病 | 小儿癫痫 | 小儿感冒 | 宝宝偏食 | 小儿口臭 | 罗圈腿 | 小儿鼻出血食谱 | 幼儿营养不良 | 感觉统合 | 夹腿综合症 | 小儿盗汗 | 高热惊厥 | 小儿尿频 | 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症 | 遗尿 | 小儿麻疹 | 小儿肾炎 | 小儿厌食症 | 小孩鼻子不通气怎么办 | 幼儿常见疾病 | 肋骨外翻 | 瘊子 | 意外损伤 | 小儿便血 | 小儿呕吐 | 小儿痢疾 | 小儿便秘怎么办 | 小儿中暑 | 小儿过敏性皮炎 | 小儿便秘 | 2岁宝宝腹泻怎么办 | 幼儿贫血 | 小儿腹胀 | 孩子营养不良怎么办 | 小儿多动症 | 蛲虫感染 | 肌营养不良 | 流脑 | 吞气症 | 宝宝踏步反射 | 小儿高热惊厥 | 小儿惊厥 | 高温惊厥 | 罗圈腿矫正 | 罗圈腿矫正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婴儿消化不良 | 宝宝咳嗽治疗 | 奶癣 | 太子金 | 新生儿惊厥的表现 | 新生儿髋关节脱位原因 | 新生儿泪囊炎按摩 | 宝宝病毒性腹泻 | 小儿食欲不振 | 小儿猩红热 | 小儿痒疹 | 一周岁宝宝腹泻
相关文章
相关词条711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2017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 诺如病毒| 小孩反复发烧怎么办 | 小儿咳嗽 | 小儿肺炎 | 小孩拉肚子怎么办 | 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办 | 咳嗽有痰吃什么好的快 | 小孩发烧怎么退烧 | 小孩发烧39度怎么办 | 发烧吃什么食物 | 轮状病毒 | 小儿呕吐 | 佝偻病 | 宝宝上幼儿园 | 幼儿园安全教育常识 |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 | 湿疹最佳治疗方法 | 疱疹性咽颊炎 | 风寒感冒 | 风热感冒 | 小孩感冒流鼻涕怎么办 | 咳嗽偏方 |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 | 一岁半宝宝不爱吃饭 | 一岁半宝宝身高体重 | 2岁宝宝身高体重 | 3岁宝宝身高体重 | 宝宝食谱 | 一岁宝宝食谱 | 两岁宝宝食谱 | 三岁宝宝食谱 | 儿童鼻子出血怎么回事 | 亲子游戏 | 小儿推拿 | 湿疹症状 | 肋骨外翻 | 睡觉磨牙是什么原因 | 磨牙是什么原因 | 狂犬疫苗 | 水痘疫苗 | 乙脑疫苗 | 流脑疫苗 | 脊灰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