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胸部有什么变化
1、产后2-3天,新妈妈的乳房在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的刺激下,乳腺导管和乳腺腺泡会进一步发育,双侧乳房会充血而开始发胀、膨大,有胀痛感及触痛。分娩后,由于内分泌激素发生变化,垂体可分泌垂体催乳素,当婴儿吸吮乳头时,可经神经纤维将这种刺激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使垂体催乳素分泌增加,从而使乳汁分泌增多,同时也可刺激垂体后叶释放催产素,使乳腺腺泡周围肌上皮细胞收缩将乳汁排出。若挤捏乳头,会有少量淡黄色、黏稠的初乳泌出。
2、新妈妈乳房胀痛明显。此时乳母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避免精神刺激和乳房感染,才有利于乳房分泌乳量的逐渐增多。一般经过2周左右,乳母的乳量就能满足婴儿的需要了。有的妈妈可能不会有太明显的乳房发胀感,手摸着乳房也没有充盈感,这类产妇可能会怀疑自己不能泌乳或少乳,可在饮食中适当增加催乳食品,并让宝宝尽早吸吮乳头,并坚信自己能够哺乳,这会有助于刺激母体,增加泌乳。
为什么要进行产后乳房清洁
乳头凹陷怎么办
产后乳房下垂松弛
很多妈妈很担心产后乳房下垂松弛的问题,对爱美的女性来说,身材的变样是很难接受的。到底,产后乳房下垂松弛是怎么回事呢?
乳房下缘和躯干表面结交之处称之为乳房下皱襞,合理情形下,尤其是年轻的妇女,乳头的水平位置是在乳房下皱襞之上,若掉在其下即是所谓的乳房下垂。下垂得越严峻,就掉得越低。
1、乳房下垂分度:
一般有四种:轻度下垂、中度下垂、重度下垂、特重度下垂。
(1)轻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1-2cm。
(2)中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2-3cm。
(3)重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4-10cm。
(4)特重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10cm以上。
2、乳房下垂的外观形态:
一般有三种:纺锤状乳房下垂、三角巾状乳房下垂及牛角状乳房下垂。
(1)纺锤状乳房下垂是乳房基底部的横经径缩短为特征的乳房下垂。乳房基底部圆形冠状面小于乳房远端的冠状面,酷似纺锤,故名纺锤状乳房下垂。此种乳房下垂畸形系乳房组织疝坠至乳晕区域皮下所致,常合并大乳晕综合征。多见于哺乳后的中青年妇女。
(2)三角巾状乳房下垂系整个乳房呈扁平状,像挂在胸壁上的三角巾,故得名。乳房基底部冠状面呈长椭圆形,乳房纵径大于横径,没有明显的乳房组织疝坠至乳晕区域皮下。多见于中老年妇女,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
(3)牛角状乳房下垂的乳房基底部冠状面及远端冠状面基本相等,或者远端略小,乳房纵径较长,乳头位于乳房下线,外观如牛角,乳房内纤维及脂肪组织相对增多,乳腺组织较少,乳房手感较致密,皮肤弹性较好,此类乳房下垂多见于青年女性。
生产完后,由于荷尔蒙量减低,加上哺乳,所以脂肪及乳腺组织都会快速减少,已被撑大的乳房表皮在内容减少的情形下,自然就松垮了下来,没有了以前的紧致饱满,形成胸部下垂。 同时,因喂带宝宝带来的疲劳和辛苦,也会让妈妈们体重减轻,脂肪大量流失。再加上有些女性为方便哺乳,逐渐养成了不带胸衣的习惯,胸部下垂会非常严重。所以,......
产后乳房有硬块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副乳
母乳胸一大一小的原因
在哺乳期进行母乳喂养时,一些妈咪习惯用某一侧方向怀抱宝宝进行授乳,这样容易造成两侧乳房授乳次数不均等。在断奶后,次数多的一侧乳房较对侧更容易发生萎缩、退化而变小,因此出现母乳胸一大一小的现象。
由母乳喂养引起的胸一大一小一般不会产生不适感,对妈咪的生活也不造成影响,妈咪在日常生活中可对较小一侧乳房做胸肌锻炼、按摩等恢复方法,以实现两侧乳房大小均衡。必要时,可外用丰乳药物或器材(应注意对市场上名目繁多的品牌鉴别真伪,慎重选用)实现大小均衡。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以往两侧乳房大小大致一样,而只是新近出现了大小不一的情况,如一侧乳房增大、皮肤颜色改变或皮肤出现小凹陷、一侧乳头回缩或抬高,偶尔还出现疼痛、瘙痒感、乳头出水等症状时,应重视起来,这可能是由于母乳喂养而出现乳房进步。这种情况应立即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尽早发现可能的病变。
相关词条795
产后恶露 | 产后恶露多久干净 | 恶露不尽怎么办 | 产后同房 | 生完孩子多久可以同房 | 顺产后多久可以同房 | 剖腹产后多久可以同房 | 剖腹产后注意事项 | 剖腹产后多久可以淋浴 | 剖腹产后多久可以洗头 | 剖腹产后多久可以再生 | 剖腹产后恶露 | 剖腹产后多久可以用收腹带 | 剖腹产疤痕修复 | 剖腹产后吃什么 | 剖腹产后恢复 | 产后检查 | 产后42天检查什么 | 产后恢复 | 产后如何恢复身材 | 产后如何瘦肚子 | 产后恢复体操 | 产后子宫恢复 | 产后瑜伽 | 产后减肥 | 产后瘦身 | 产后塑身 | 产后丰胸 | 产后祛斑 | 坐月子注意事项 | 坐月子可以洗头吗 | 坐月子可以看电视吗 | 坐月子能吹空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