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百科 PCbaby首页 / 亲子宝典库 / 孕育常识 / 正文

婴儿漾奶和吐奶是怎么回事

2020-05-25 11:30:46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有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都会出现吐奶的情况,而且有一些孩子会因为自身的情况出现漾奶,这都是由于很多种原因造成的。在发现后及时的纠正,那么婴儿漾奶和吐奶是怎么回事?

婴儿漾奶和吐奶是怎么回事?

  漾奶是指喂奶后随即有1-2口奶水从胃部返流出来,进入婴儿嘴里,并从嘴边流出,每天可以有多次。漾奶是正常现象,一般不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且随着月龄的增长,婴儿漾奶的现象会慢慢消失,大约出生后6个月内,漾奶会自然消失。

  1、生理结构所致

  新生儿的胃容积小,胃呈水平位,幽门肌肉发达,关闭紧,进入胃的食物不易通过;而贲门肌肉不发达,关闭松。如果婴儿在吃奶时吸进了空气。空气进入胃后,因气体较液体轻而位于上方,容易冲开贲门而出,同时也会带出一些乳汁,这样就引起漾奶。

  2、体位改变所致

  也有少数漾奶情况是因为体位改变后引起的,如妈妈在喂奶后不久给婴儿换纸尿裤可引起漾奶。

  漾奶一般多发生于人工喂养的婴儿,主要是由于以下2个原因导致的:

  1、喂奶前哭闹或吃奶过急,容易吸入空气。

  2、喂奶后就将婴儿放平或过多翻动婴儿。

  新生儿吐奶严重有生理和病理两方面的原因,宝宝的胃容量小,食管肌肉的张力低,食物很容易吐出。也可能是感冒便秘等引起,喂养姿势不对,喂奶过快,过早添加辅食等也是造成新生儿吐奶严重的原因。

  1、生理原因

  宝宝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这样就会使得胃的容量变小,存放食物少。另外,由于宝宝食管肌肉的张力比较低,贲门比较松弛,关闭不紧,所以很容易被食物破门而出,导致吐奶。

  这些生理性的吐奶,等宝宝再长大一点后,胃垂向下、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和内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酶的功能渐渐增强,才不会吐奶。

  2、病理原因

  感冒、细菌感染、便秘、幽门狭窄、食管闭锁、肠闭锁、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等,都会造成宝宝异常吐奶。

  3、喂养、护理不当

  喂奶姿势不当、喂奶过快、奶量过多或两餐间隔时间太短;喂奶时翻动小儿过多;过早添加辅食;以奶瓶喂食时,奶嘴的洞口过大,造成奶汁流出过快,来不及吞咽等等这些喂养不当都会导致宝宝吐奶。

新生入吐奶怎么办?

  其实,吐奶不是什么稀有的事情。实际上,有一半的宝宝会遇到吐奶的情况,且主要发生在宝宝1岁内。很多新手宝妈第一次面对宝宝吐奶,往往手忙脚乱,不知道怎么处理。要是宝妈能够在喂奶时多注意一些细节,相信宝宝吐奶的情况就能缓解很多哦。

  1、吐奶属于生理现象,宝宝不痛也不难受

  吐奶还有一个专业名字叫做“胃食道返流”,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通常是由于宝宝食管下段的括约肌较松驰或喂养过多所导致。新生宝宝的胃发育还不成熟,就好比是一个不加盖的小桶,如果装满了奶后发生了倾斜,比如喝奶后躺在床上,那么奶液就会倒出来,这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吐奶。

  2、生理性吐奶VS呕吐

  生理性吐奶的特点为:

  ·打嗝时常有少量奶液吐出;

  ·过度喂养时,吐出大量奶液;

  ·大部分发生在喂奶过程中或喂奶后短时间内。

  而呕吐属于是一种保护性反射,主要是因疾病引起的,如消化不良、肠胃炎、细菌性痢疾、感染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等)、外科疾病(如肠套叠、肠梗阻等)或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炎、脑出血等)。

  总而言之,如果吐奶宝宝是快乐的,不闹的,这就是生理性吐奶,属于正常现象;如果宝宝吐奶还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就要及时就医。

  3、一个动作预防吐奶——拍嗝

  通过让宝宝打嗝的方式,可以降低吐奶的概率。常用的拍嗝方法有三种——

  竖抱拍嗝法:将宝宝竖直抱起放在宝妈胸前,将宝宝的头靠在宝妈肩膀上,一手扶住宝宝的头和背部,另一只手在TA背部轻轻拍打;

  扶坐拍嗝法:扶住宝宝坐在宝妈膝盖上,用一只手支撑TA的胸部和头部,另一只手轻拍TA的背部;

  趴腿拍嗝法:让宝宝趴坐在宝妈腿上,扶住TA的头,让头部略高于胸部,然后轻拍TA的背部或者轻轻画图抚触。

  如果几分钟后,宝宝还没有打嗝,宝妈不用担心,继续喂奶就ok,因为宝宝不适每次都能打出嗝来的哦。等到宝宝喝饱奶后,宝妈再试着给TA拍嗝,然后竖直抱起10-15分钟以防吐奶。

  4、预防吐奶的三个喂奶细节

  ·喂奶前可以先帮宝宝换好尿布,而不是喂完奶后就换尿布;

  ·抱着宝宝喂奶(让宝宝身体呈 45 度左右的斜角),喂奶时保持安静和平静;

  ·吃完奶,不要马上逗宝宝玩,还要注意不要挤压到宝宝的肚肚。

  相信宝妈掌握了以上技能后,能够轻松应对宝宝吐奶。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