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百科 PCbaby首页 / 亲子宝典库 / 孕育常识 / 正文

产后发热的原因及分析,产后黑芝麻怎么吃

2019-04-23 11:51:01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产后发热的原因及分析,我们要首先知道,产后身体发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刚生完孩子身体发热等原因有很多,比如恶露的原因,或者是受寒了,身体有寒气,也有可能是阴道感染等问题,才让身体变热,如果变热了还是请妈妈们去医院看看呢,身体不适小事情。

产后发热的原因及分析

  很多人听到产后发热,就会联想到我们平时感冒的发热,不少人会认为只是产妇感冒了,可真的是这样吗?

  产后发热是产科病症之一,一般表现为产妇分娩后持续发热,或突然高热,并伴有其他症状,常见的为外感、血虚、血瘀、食滞、感染邪毒等因素引发。产褥期(坐月子)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产后发热”。

  很多人搞不懂为什么会有产后发热的症状。其实,产后发热大多因为分娩时失血耗气,正气亏损,或产时不洁感染邪毒;或产妇元气虚弱,卫外不固,感受风寒、风热之邪;或产后恶露不下,瘀血停滞,瘀久化热;或产后血虚,营阴不足,虚热内生等引起的。想要预防产后发热,必须从其源头做起。

  很多人都搞不懂,产妇分娩的时候还好好的,为什么孩子生完了反而还生病了患上“产后发热”了呢?产后发热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

  1、感染邪毒:产时接生不洁,或产道损伤,或产后衣裤不洁,外阴护理不当,导致邪毒入侵而致。

  2、外感:产后元气虚弱,百脉空虚,腠理不密,时邪乘虚袭入,营卫不和,因而发热。

  3、血瘀:产后恶露不畅,瘀血停滞,阻碍气机,久而化热。

  4、血虚:产时失血过多,或素体血虚,产后更虚,营阴不足,虚热内生。

  5、伤食:产后脾运未复,饮食失节,运化失司,食滞内停,郁而化热。

  6、蒸乳:产后乳络不畅或阻塞,以致乳汁不下,蕴阻乳络,久而发热。

  产后发热的原因主要为以上几个,要想很好地预防,可以从上述几点做起哦。

  由于导致产后发热的原因很多,而产妇也不能乱吃药,因此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发热症状予以相应的食疗。

  1、感染邪毒型产后发热

  ①症状为产后24小时至10天内,寒战、高热不退,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或多或少,色紫黑,臭秽,心烦口渴,尿赤便结,舌红,苔黄腻,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可选用五味消毒饮。

  ②因产后气血虚弱,邪毒直中胞宫,邪正相争,症见高热,口渴汗出,腹痛拒按,恶露色紫黑如败酱,秽臭,甚则神昏谵语,皮肤出斑疹。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可用清热解毒汤。

  2、外感风寒型产后发热

  ①证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声重,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扶正解表,可用参苏饮等。

  ②外感多因产后气血骤虚,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四肢酸痛,无汗或咳嗽流涕等。

  治法:养血祛风,可用荆防四物汤。

  3、外感风热型产后发热

  证见发热,微恶寒,汗出,口干咽痛,咳嗽痰黄,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可用银翘散等。

  4、血瘀发热型产后发热

  证见产后发热,恶露不下或下之甚少,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暗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养血逐瘀,兼以清热,可用生化汤加味。

  好不容易荣升为妈妈,可有患上了产后发热,妈妈们真是烦恼啊。那么,产后发热究竟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预防产后发热很重要,即使是冬天坐月子,新妈妈分娩后也会出现汗多的症状,因此一定要及时补充体液。首先,新妈妈应该增加自己每天的喝水量,勤排尿,并注意每次排尿时要将尿排净,以免细菌,在膀胱里繁殖。

  2、新妈妈最好要改变一下饮食习惯,食谱从“大补型”改为“清淡型”。如果新妈妈在月子期间发热伴有哺乳期感冒症状,那么也可以服用一些性质温和的感冒冲剂。如果症状仍不见好转,新妈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感冒药物和抗生素。

  3、新妈妈平时要注意月子期间居室的通风。居室要开窗,让空气流通,不可包头裹足,避免与有呼吸道感染的人接触。在处理恶露时要注意清洁,更应注意私处等局部的清洁、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产后发热并不那么可怕,合理地预防,生活稍加注意,就可以完全康复了。

产后黑芝麻怎么吃

  1、芝麻连皮一起吃不容易消化,压碎后不仅有股迷人的香气,更有助於人体吸收把磨碎的芝麻粉和蜂蜜一起搅拌,涂在面包上或放入沙拉酱裏,就能得到芝麻百分之百的好处。

  2、黑芝麻有养血补肝肾作用,若能常吃一些炒熟的黑芝麻就可推迟和控制眼睛昏花具体吃法是:把黑芝麻炒熟后研成粉,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前半小时各吃一汤匙,各约20克。

  3、核桃+黑芝麻:改善睡眠质量,因此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具体吃法是核桃配以黑芝麻,捣成糊状,睡前服用15克,效果非常明显。

  黑芝麻的常见吃法

  1.炒芝麻

  原料:芝麻30g,盐末少许。

  做法:锅热用文火同炒,至芝麻呈黄色,溢香味即成日分2次食用,连食数日。

  功 效:养血通乳用治妇女产后缺乳。

  2.黑芝麻粥

  原料:黑芝麻25克,大米。

  做法:取黑芝麻25克,炒熟后捣碎,加适量大米煮成粥,每天1次食用。

  功效:可改善由于肝肾虚弱所引起的头发早白,对少白头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芝麻杏仁蜜

  原料:黑芝麻500克,甜杏仁100克,白糖、蜂蜜各125克。

  做法:将黑芝麻先炒香,然后将其研成末;将甜杏仁捣碎成泥状。将准备好的所有材料装入瓷盆内,上锅隔水蒸2个小时,离火,冷却。每日2次,每次2~4匙,温开水配服。

  功效:能补肝益肾、润肺止咳,是支气管哮喘病人的食疗方,并有一定防癌作用。

  1、黑芝麻含有的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维生素E和维生素B1的作用参与下,能加速人体的代谢功能;黑芝麻含有的铁和维生素E是预防贫血、活化脑细胞、消除血管胆固醇的重要成分;黑芝麻含有的脂肪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2、中医中药理论认为,黑芝麻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须发早白、脱发、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步履艰难、五脏虚损、皮燥发枯、肠燥便秘等病症,在乌发养颜方面的功效,更是有口皆碑。

  3、一般素食者应多吃黑芝麻,而脑力工作者更应多吃黑芝麻。黑芝麻所含有的卵磷脂是胆汁中的成分之一,如果胆汁中的胆固醇过高及与胆汁中的胆酸、卵磷脂的比例失调,均会沉积而形成胆结石,卵磷脂可以分解、降低胆固醇,所以卵磷脂可以防止胆结石的形成。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凡胆结石患者,其胆汁中的卵磷脂含量一定不足,常吃黑芝麻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和治疗胆结石,同时还有健脑益智、延年益寿的作用。

  4、黑芝麻的使用效果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