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宝宝来说,早教是很重要的,而父母现在也是越来越重视到早教对于宝宝的重要性,1-3岁宝宝早教也是需要学习的哦,宝宝攻击行为在生活中是很多的,那么,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来了解一下。 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1)模仿是导致幼儿产生攻击行为的很重要的原因。 幼儿一方面是模仿影片、动画片中的打斗场景,一方面是模仿家长的行为。在一些家庭中,幼儿在犯错之后会受到家长的“棍棒教育”,导致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中也表现出攻击行为。 (2)没有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在大多数幼儿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当出现问题时,很多家长会采取顺从孩子或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例如:家中看什么电视节目大多数都是由孩子决定的;孩子摔倒了,家长会说“该死的石头把宝宝绊倒了,打石头”。结果导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到了幼儿园后就会出现“我想玩就得给我,不给就打”,或者把过错归咎于他人,进而出现攻击行为。 (3)幼儿不像成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当幼儿园的一日生活长时间出现“放羊”现象时,就会造成幼儿精神的疲劳,他们就会通过攻击行为进行不正当的“宣泄”。 找到了原因后,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指导呢? (1)避免环境中出现诱导幼儿攻击行为的因素。 家园共同配合减少、避免环境中的暴力因素,比如筛选没有暴力情节的儿童影像制品,亲子之间和睦相处等。 (2)教给幼儿正确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方法。 比如轮流、剪刀石头布、协商等。对于那些善意的爱“打抱不平”的幼儿,教师应指导他们必要时寻求教师的帮助。 (3)榜样强化作用及鼓励。 对通过协商解决矛盾的小朋友给予表扬,以此来树立榜样;对于有攻击行为的幼儿多加关注,对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 (4)活动材料要丰富,一日活动安排要合理。 尽量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并且合理安排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做到动静结合,使幼儿的精神维持在一定的平衡状态。 宝宝爱咬人怎么办1、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宝宝所产生的影响,并注意为宝宝选择品行好的小伙伴在一起玩耍和游戏,以消除不利因素对宝宝潜移默化的影响。 2、注意利用故事、儿歌及其他形式向宝宝灌输道理行为标准。使宝宝慢慢知道,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3、看到宝宝动手打人,不要着急,要保持冷静。先严厉地告诉宝宝"不许这样做。"再耐心细致地向宝宝讲明道理:"有事可以找老师或爸爸妈妈帮助解决,打是没有用的,打人不是好孩子。"然后领宝宝一起向被打人先表示歉意和慰问。再让宝宝主动承认错误,保证以后不再打人。 4、如果宝宝好打人的毛病通过教育一时还难以改正,还可以采取短时间地剥夺其游戏权利或将好吃的食品、好玩的玩具暂时没收的方法,使宝宝认识到打人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不好的,大家不喜欢,只有不打人了,小朋友们才乐意和他玩,以帮助他改正缺点。 5、对于宝宝行为转变过程中的点滴进步,成人都应及时给予鼓励,使宝宝明白打人不是好孩子,大人不喜欢,有错就改大人才喜欢。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不好的娃娃,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只要成人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并不怕繁琐,相信宝宝就一定会改掉好打人的毛病,重新成为一个好宝宝。 B、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不打人 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会经历咬人、打人的阶段,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成长阶段。一般情况下采用淡化的方法很快就会过渡过去。但是也有不少宝宝会进而养成具有攻击性行为的习惯,需要大人加以纠正。造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多。打人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可能是他发泄不快的一种方法;也可能是模仿别的小朋友、家长或电视的行为等等。咬人可能是1岁半前口唇期宝宝的探索性行为;可能是模仿小动物的动作;也可能是亲吻的表现,不过是力度掌握的不准而已。对于这些攻击性行为,家长要注意: ⑴ 家长要以身作则,平日不要有打孩子等攻击性行为。 ⑵ 不要让孩子看暴力电视。 ⑶ 平时要教育宝宝讲文明,在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要友好,不要打人骂人,如果欺负了别的小朋友要道歉。 ⑷ 要培养孩子的各种技能,特别是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 ⑸ 教孩子讲出愤怒的情绪,家长加以适当的疏导。 ⑹ 如果自己的孩子被打了,家长要勇于批评别人的孩子。否则,我们的宝宝会失去安全感,觉得只有打别人才能保护自己。 ⑺不能双重标准,自己孩子被攻击就没完没了地大吵大闹;自己孩子攻击了别人就无所谓,甚至洋洋得意,这只能给孩子非常坏的影响。 精彩推荐:
|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