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的妈妈相信都会接触到关于脐带血储存的广告,不外乎就是脐带血能救命。那脐带血是否有必要储存呢,准妈妈们一起来了解吧。
一、脐带血是什么
脐带血是宝宝出生后、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而这些脐带血里面含有一些造血干细胞,可以通过干细胞移植来治疗80多种疾病,像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等。
二、脐带血的储存方式
目前我国实行“共自并存”的政策,即把脐带血的储存分为“公共库”和“自体库”。那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公共库存放的是产妇无偿捐献的脐带血,面对全国移植医院提供配型查询和造血干细胞的供应。
自体库则是存放妈妈自愿为宝宝和家人储存的脐带血,仅供宝宝本人或家人使用。
三、捐献脐带血比自存更有价值
虽然分为公共库和自体库,但是还是不建议妈妈们选择自存脐带血,更为建议捐献公共脐带血库。
1、异体移植治疗成功率高:我国移植治疗成功的案例多数是异体移植造血干细胞,而自体移植治疗还处于探索阶段。
2、自存脐带血量不够成人使用:母体存留的脐带血一般只有50-80ml,基本上只够10岁以下的儿童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使用,而成人就算发现疾病,自存的脐带血的量也很难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干细胞来移植。
3、自存价格昂贵:私人脐带血库存期是18年,大概需要花费2-3万人民币。价格比较昂贵。而且自存脐带血的时间太长,真到了那个需要用的时刻,可能这些血不能用了。
4、为社会做贡献:有数据显示宝宝用到自己脐带血的概率是很低的,大概是0.0005%-0.04%。大部分利用干细胞治疗成功的多是来自公共单位脐带血库,少数来自于自己出生时存下的脐带血。因此,保存脐带血不是仅仅只为自己的宝宝,还可为其他人提供生存希望,所以就更为推荐捐献脐带血。
从经济情况来说,妈妈们可以选择自存或是无偿捐献,从造福他人的情况来说,则更建议把脐带血捐献到公共脐带血库。
脐带血是有用的,但自存脐带血没有必要。专家介绍,保留脐带血的初衷,是为了利用其繁殖能力较强的造血干细胞,为患者移植,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红斑狼疮等疾病。然而,自留脐带血在治疗这些疾病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
首先,是脐带血的主人患上述病症的几率本身比较低,这直接导致脐带血可能永远无用武之地。
其次,即使孩子得了白血病,也未必能用得上自己的脐带血。因为白血病与遗传因素也有点关系,或许他的干细胞本身就有点什么问题。其他遗传性疾病也一样。
最后,脐带血是在一出生时就保存的,它里面没有免疫的条件存在,没有对抗白血病的作用,疗效并不好。
不过脐带血还是很有用的,比如,一个患者白血病复发,生存希望就很小,此时如果其同胞保留了脐带血又能与其匹配,那么移植效果将很好。因此,专家建议,可以把脐带血捐到公共库里,让有需要的人使用,避免了肢体跟肢体移,使用率也大大增高。
对宝宝自身来说:储存了宝宝的脐带血就等于储存了孩子的一份生命备份,脐带血不仅已能有效地治疗几十种难治性疾病和多种不治之症,而且它所能治疗的疾病种类还在不断地增加。自体储存的脐带血一旦需要使用时,不需配型,细胞活性强,无免疫排斥的危险,移植成活率高,治愈率高,医疗费用低。
对其他有需要的人来说:储存的脐带血还能对家庭其他成员有一定的保障。由于干细胞移植需要配型,非亲属之间的配型完全相同的的概率极低,寻找供体非常困难,所以需要有大基数库存才有意义。因此建立脐带血库就可以把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这一人类重要的生物资源储存起来,达到取之于大众,为大众服务的目的。
从未来的发展看,脐带血干细胞具有极高的医学价值:它将是器官克隆的种子;修复衰老组织器官,抵抗人体衰老的手段;是攻克癌症的武器;神经脊髓损伤的治疗也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脐带血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如下优点: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未受到放射、药物、毒物、病菌或其他环境污染。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增殖能力较骨髓内的强。以脐带血做异基因移植时,较少有排斥反应,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的程度亦较骨髓轻。
相关知识点
排胎毒 | 新生儿视力 | 新生儿皮肤脱皮 | 胎毛画 | 新生儿吐奶正常吗 | 新生儿吐奶 | 新生儿打嗝频繁 | 新生儿打嗝 | 新生儿鼻塞 | 新生儿洗澡 | 新生儿脐带护理 | 换尿布 | 抱新生儿 | 胎毒 | 新生儿脸上有小红点 | 新生儿晒太阳 | 新生儿听觉 | 母乳性腹泻原因 | 新生儿体温正常情况 | 新生儿肚脐护理要点 | 胎毒症状 | 宝宝容貌 | 新生儿洗澡的护理要点 | 抱新生儿的方法 | 新生儿礼物 | 手足印 | 胎毛章 | 新生儿眼屎多 | 新生儿护理知识 | 新生儿鼻屎 | 剃胎毛 | 满月酒 | 新生儿吐奶块 | 新生儿便秘原因 | 胎毒原因 | 新生儿打嗝护理要点 | 马牙 | 新生儿用品 | 新生儿拉肚子怎么办 | 新生儿便秘怎么办 | 新生儿吹空调 | 给婴儿穿衣服 | 新生儿体温 | 育儿书 | 新生儿护肤 | 新生儿感冒可以打疫苗吗 | 胎毒护理要点 | 新生儿吐奶原因 | 新生儿拉肚子的原因 | 新生儿打嗝的原因 | 新生儿打喷嚏 | 新生儿生理现象 | 婴儿基础清洁 | 刚出生的宝宝要注意什么 | 漾奶 | 吸吮反射 | 觅食反射 | 无条件反射 | 拥抱反射 | 新生儿反应低下 | 足跟血 | 满月礼物 | 新生儿吐泡泡 | 新生儿保暖 | 新生儿惊跳反射 | 新生儿皮肤黑 | 新生儿肚子大 | 肚脐眼可以洗吗 | 肚脐眼里的泥能抠吗 | 肚脐眼臭 | 肚脐眼流水 | 怎样防止新生儿吐奶 | 宝宝头垢 | 新生儿黄疸指数 | 新生儿黄疸症状 | 新生儿肚脐护理 | 什么是胎毒 | 宝宝护理 | 母婴护理 | 拍嗝 | 前囟 | 呛奶 | 新生儿打嗝不止怎么办 | 新生儿护臀膏什么牌子好 | 新生儿必备清单 | 宝宝边吃奶边睡觉 | 宝宝不哭 | 宝宝不用奶瓶怎么办 | 宝宝出虚汗 | 宝宝打嗝能喂奶吗 | 刚出生婴儿注意事项 | 高危儿
相关文章
相关词条862
新生儿喂养| 新生儿护理|母乳保存时间 |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 新生儿睡眠 | 婴儿湿疹 | 母乳喂养的好处 | 初乳 | 喂奶姿势 | 脐带血 | 胎记 | 新生儿大便 | 早产儿 | 母乳喂养 | 痱子 | 婴儿吐奶 |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 婴儿发烧 | 婴儿补钙 | 乳牙 | 乳牙滞留 | 婴儿便秘 | 婴儿咳嗽 | 宝宝长牙 | 乙肝疫苗 | 卡介苗 | 攒肚 | 新生儿黄疸 |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 婴儿辅食食谱 | 母乳性黄疸 | 病理性黄疸 | 乙肝 | 唐氏综合症 | 新生儿肺炎 | 新生儿惊厥 | 脊柱裂 | 新生儿大便颜色 |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