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我们传统的一个节气节日,冬至那天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比如有些地方会在冬至那天吃馄炖,而台湾会在冬至那天吃九层糕。但是冬至吃饺子是最传统的冬至习俗,那么,冬至吃饺子的由来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那么,冬至吃饺子的由来是怎样的?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1],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养生方法有哪些24节气养生法之冬至养生方法有哪些?冬至这天,是一年中尤其重要的进补日,冬补食品如冬虫夏草、人参、附片,为“三九天”三大补品。 1、阳虚者多吃狗肉、羊肉。羊肉,是我国人们主要食用肉类之一,也是冬季进补佳品。冬至来临,每家每户都会聚在一起吃饭。餐桌上不妨点道羊肉佳肴,补肾防寒又滋补。 2、针灸通穴。把艾条点着后以肚脐为中心,熏灼肚脐周围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烫到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3、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4、合理饮食。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5、好心情,好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精彩推荐:
|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