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百科 PCbaby首页 / 亲子宝典库 / 孕育常识 / 正文

溶血性黄疸的特点

2013-08-13 12:01:15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新生儿黄疸相信爸爸妈妈们都已经听过了,一般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妈妈们知道溶血性黄疸吗?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什么呢?

  溶血性黄疸:红细胞大量破坏(溶血)后,非结合胆红素形成增多,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运输至肝脏,必然使肝脏(肝细胞)的负担增加,当超过肝脏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与结合能力时,则引起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

  此外,大量溶血导致的贫血,使肝细胞处在缺氧、缺血的状态下,其摄取、结合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必然会进一步降低,结果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更为增高而出现黄疸。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这种情况被称为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0、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这样一来,一些父母会十分紧张,担心孩子会发生ABO溶血,其实要说明的一点是: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

溶血性黄疸的诊断

  1、巩膜多见轻度黄染,在急性发作时有发热,腰背酸痛,皮肤粘膜往往明显苍白;

  2、皮肤无瘙痒;

  3、有脾大;

  4、有骨髓增生旺盛的表现;

  5、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一般不超过85μmol/L,主要为间接胆红素增高;

  6、尿中尿胆原增加而无胆红素,急性发作时有血红蛋白尿,呈酱油色,慢性溶血时尿内含铁血黄素增加,24小时粪中尿胆原排出量增加;

  7、在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时,红细胞脆性增加,地中海贫血时脆性降低。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溶血病常发于出生后的24小时内,临床症状ABO溶血病多较轻,而RH溶血病多较重。

  1、黄疸:常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并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上升很快,且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

  2、贫血:轻者血红蛋白小于140g/L,重者可小于80g/L。

  3、肝脾肿大:贫血严重者,肝脾恢复胎儿期造血而出现肝脾肿大。

  4、核黄疸:指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使脑组织黄染,并致脑组织,尤其是基底神经核、脑干受损,临床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即称为核黄疸。

精彩推荐:

小孩发烧怎么办

新生儿打嗝

婴儿湿疹最佳治疗方法

婴儿身高体重对照表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