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可以生二胎
收藏什么情况下可以生二胎?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国家提倡生育两子女、符合条件者可再生育。这意味着,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可以生育二胎。国家生育法规定,根据生育政策调整,配套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删除夫妻应当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等带有强制服务色彩的内容,规定夫妻自主选择避孕节育措施。
目前我国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改进再婚等情形再生育管理。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理手续,全面推行网上办事,进一步简政便民。依法依规查处政策外多孩生育。
现在可以生二胎吗?从2016年元旦开始,符合生育计划的家庭可以自主选择生育二胎。同时,生育一孩或两孩的夫妻均可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我国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明确表示,对于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之前,也就是2016年1月1日之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已经依法处理完成的应当维持处理决定,不能“翻烧饼”;尚未处理或处理还不到位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由地方人大、政府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办法,依法妥善处理。
什么时候放开二胎?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就意味着,2016年元旦以后出生的二孩,都是合法的。按修正案中规定,生育一孩或两孩的夫妻均可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尽管自70年代初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我国在50年代和1962-972年间先后出现了两次生育高峰,使得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始终没有改变。进入80年代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每5-7年即可增长1亿人口,如此庞大的人口将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1982年十二大,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坚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
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也并非一成不变,正所谓“文章因时而著,政策因时而易”。从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1984年提出在农村适当放宽生育两孩的条件,然后是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的通过,再到今天的全面放开二孩,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在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全国多数省区市都能够具体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孩”时代正式到来,各地全面放开二胎时间表逐渐公布。广东全面放开二胎率先落地,其后,天津、浙江、湖北、山西、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四川、宁夏等省份陆续放开二胎,并出台了相应的计划生育政策。
以“单独二孩”政策的推出为参照系,全面放开二孩要落地,恐怕至少要经历4个关键程序:
第1关:中共中央的决定;
第2关:国务院制定调整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第3关:各地实施方案报批;
第4关:地方人大修订计生条例。
相关知识点
生二胎的最佳年龄 | 生二胎后乳房变小 | 二胎奶水不够 | 生二胎的最佳间隔时间 | 怎样容易怀二胎 | 二胎孕前检查项目 | 二胎唐筛检查 | 二胎糖筛检查 | 做试管婴儿后是否能生二胎 | 生二胎能不能做试管婴儿 | 第一胎脐带绕颈第二胎还会吗 | 第二胎会比第一胎聪明吗 | 第一胎胎位不正第二胎还会吗 | 生完二胎必须结扎吗 | 疤痕体质能生二胎吗 | 生二胎怀不上 | 二胎备孕要做好哪些准备 | 二胎备孕有哪些注意事项 | 二胎高龄妈妈如何备孕 | 高龄妈妈怀二胎注意事项 | 生二胎孕前检查 | 高龄生二胎
相关文章
相关词条811
全面二孩 | 计划生育新政策 | 生男生女早知道 | 受精卵着床 | 艾滋病 | 生男生女预测 | 前列腺炎 | 生男孩月份 | 计划生育| 准生证 | 2016年放开二胎 | 取环后注意事项 | 试管婴儿 | 二胎罚款 | 排卵期 | 生二胎 | 安全期 | 什么时候是安全期 | 怎样才能怀孕 | 受孕过程 | 清宫图生男生女表 | 最佳生育年龄 | 孕前检查 | 如何快速怀孕 | 怀孕前的准备 | 不孕不育 | 叶酸 | 叶酸片什么时候吃 | 生男孩的秘诀| 卵子 | 精子 | 宫寒 | 试管婴儿费用 | 人工授精 | 人工受孕 | 碱性食物 | 生男孩的科学方法 | 叶酸的作用 | 结婚证 | 排卵 | 白带 | 月经不调 | 宫颈糜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