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后,医生会对婴儿的身体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从而确认新生儿的健康状态。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就可以迅速地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顺利出生的新生儿要先接受几种简单的处理,然后转移到新生儿病房。在新生儿病房内,医护人员会彻底清洁新生儿的身体,等新生儿稳定后,会对其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外观检查、听心跳等。
等新生儿情况稳定后,仔细观察身体的每个部位,并进行基本的身体检查。检查新生儿的整体姿势,以及五根手指和脚趾是否正常。从头到脚仔细地观察新生儿的外观,如头部是否有伤痕,头盖骨是否正常,肛门是否开启等。
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如果皮肤呈鲜红色可表示健康,若新生儿皮肤过白或过青,则可能表示患有疾病。如果发现新生儿皮肤发黄,则需警惕黄疸的可能。
检查新生儿身体时,必须全部脱掉包裹的衣物,这样才能仔细地观察身体的每个部位,而且能检查整体姿势和肌肉的紧张度,以及神经系统成熟状态。
在早晚会诊时,会经常进行这样的检查。如果出现异常症状,通过这种检查能及时发现异常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和治疗措施。
在进行外观检查时,需要翻动宝宝的身体,动作一定要轻柔,不要用力拉扯新生儿的四肢,以免造成拉伤。如果新生儿情绪不稳定,不停哭闹或扭动不配合检查,一定要停止检查,等新生儿情绪稳定后再进行。
对于新手妈妈而言,一看到新生宝宝,瞬间惊呆了:说好的“白雪公主”或“白马小王子”呢?怎么生出的是个“小老头”?妈妈甚至怀疑,难道是自己家娃和“别人家”不一样?
其实,新生宝宝的这种“小老头”模样,是正常的表现。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新生宝宝的外观特点。
1、整体:皱巴巴、脱皮、“小毛孩”
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有胎脂做“防护罩”。出生不久的宝宝,因为逐渐失去胎脂的保护,皮肤可能会出现“脱皮”的现象,而且看起来皱巴巴的,活像个“小老头”。胎脂会在宝宝出生后数小时至1-2天被逐渐吸收。
有些新生宝宝看起来还会像一个“小毛孩”。妈妈细心观察,可能会在他们的肩膀、后背等部位发现一些细小的毛发,称之为“胎毛”,通常会在几周后消失。
2、头部:囟门软软的、小小年纪也“脱发”
妈妈可能会摸到新生宝宝的“囟门”,软软的,是宝宝头盖骨没有成熟的标志。一般轻轻触摸无须太紧张,因为囟门下有很厚的硬膜保护着大脑。
每个新生宝宝的胎发数量、发质和发色都不一样,一般会在6个月内脱落,被成熟的头发替代。
3、手:别让手指甲伤害到宝宝自己
刚出生不久的宝宝,总是喜欢“手舞足蹈”,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手指甲划伤自己。如果妈妈发现宝宝身上有划痕,尤其是小脸上,这给妈妈传递了一个信号——该给宝宝修剪指甲了。为了易于修剪,可以选择在宝宝安静或者是睡着的时候进行。
4、躯干:宝宝有点“早熟”、腹部鼓鼓
宝宝出生后的几周内,无论是男宝还是女宝,都有可能出现乳房增大的现象,甚至还可能会分泌出微量的乳汁。其实,这只是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受到了体内激素的影响而,出现乳房暂时性增大的情况,通常在一周内就会消失。妈妈要做的应该是:别挤、别急!
有的宝宝腹部看起来鼓鼓的,甚至还可能在宝宝哭闹时,腹部有个部位凸出来,这种微量疝气的情况通常见于脐带或肚脐周围,叫做脐疝。有的脐疝可以在宝宝12-18个月时自愈,但也有少数不能自愈,需要手术缝合。
5、生殖器:红红的、第一次排尿&便便
新生宝宝的生殖器,在大小上,跟身体相比会显得大一些,颜色上一般会显得红红的。男宝宝的阴囊可能会很光滑、比较大且皱巴巴的,大小仅能容纳睾丸。
宝宝可能在出生后不久就会排尿或排胎便,胎便一般呈墨绿色,非常黏稠。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没有在48h内排出胎便,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相关知识点
新生儿体检 | 基础测量 | 新生儿听力筛查 | 量体温 | 宝宝尿常规检查 | 过敏原检测 | 肛门和外生殖器 | 肌张力 | 皮肤及皮下组织 | 脊柱和四肢 | 新生儿阿氏评分(阿普加评分) | 颈部 | 刺激后反应 | 呼吸和脉搏 | 神经系统 | 新生儿体重管理
相关词条710
新生儿喂养 | 新生儿吐奶 | 新生儿护理 | 新生儿黄疸 | 新生儿大便 | 母乳喂养 | 初乳 | 新生儿眼屎多 | 新生儿打嗝 | 新生儿睡觉不踏实 | 新生儿湿疹 | 新生儿脸上有小红点 | 新生儿脐带护理 | 新生儿肺炎 |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 新生儿黄疸多久能退 | 母乳喂养的好处 |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 母乳保存时间 |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 新生儿饮食 | 婴儿吃奶量 | 新生儿洗澡 | 新生儿大便带血 | 新生儿大便次数 | 新生儿拉肚子怎么办 | 母乳性腹泻 | 新生儿发烧怎么办 | 新生儿睡眠 | 新生儿打喷嚏 | 新生儿脸上有小红点 | 新生儿体温 | 新生儿感冒 | 新生儿惊厥 | 乙肝 | 乙肝疫苗 | 卡介苗 | 婴儿护理 | 婴儿湿疹 | 湿疹症状 | 湿疹最佳治疗方法 | 独生子女证 | 出生证明 | 唐氏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