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也被称为虫牙或蛀牙,主要是由于产酸菌属如变形链球菌等或格兰阳性球菌诱发形成的细菌性疾病。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这是龋齿的形成理论依据,其中四联因素学说提及的四个龋齿的形成因素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即指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寄生于其上的生物体)和时间。其中细菌是龋齿发生的必要条件,口腔是龋齿发生环境,包括食物、唾液,牙齿是致龋微生物的宿主,时间是龋齿的形成过程。
四联因素学说研究的基本点为:当人食用致龋性食物糖时,以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为主要类别,这些致龋性食物糖就会紧紧贴附于牙面,当人体分泌唾液时,唾液蛋白就会自主形成一层获得性膜。这种获得性膜的形成,不仅使得致龋性食物糖能够牢牢地固定依附在牙齿表面,而且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致龋性食物糖成分在菌斑深层产生酸性物质,从外到里侵袭牙齿,最后变成脱矿状态,进而破坏有机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产生龋洞。
1、细菌
因为龋齿是一种细菌性疾病,因此,细菌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致龋菌分为两类,一种是产酸菌属,以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多见,主要作用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另一种是革兰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
2、口腔环境
口腔作为牙齿的外环境,如果口腔健康,龋齿的发生可能性就会降低,如果口腔环境不佳,就会诱发龋齿形成。因此,口腔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唾液。
(1)食物:促进菌斑基质的形成,是能量来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既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变形链球菌、革兰阳性球菌等细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代谢产生酸,并合成细胞外多糖和细胞内多糖,所产的有机酸有利于产酸和耐酸菌的生长,也有利于牙体硬组织的脱矿。多糖能促进细菌在牙面的黏附和积聚,并在外源性糖缺乏时,提供能量来源。
(2)唾液:在正常情况下,唾液有以下四种作用:机械清洗、抑菌、抗酸、抗溶作用。当唾液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都可以影响龋患率。临床可见口干症或有唾液分泌的患者龋患率明显增加。如果是进行过颌面部放射治疗的患者,因为在治疗中涎腺受到放射线的作用,使得被破坏,是细菌活跃起来,从而产生多个龋牙;另一方面,当唾液中乳酸量增加,也有利于龋的发生。
3、宿主
宿主因素是指宿主对龋病的易感程度。牙齿是龋病过程中的靶器官,即牙齿是致龋微生物的宿主,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寄生于其上的生物体才有机会起到破坏牙齿的作用,而牙齿的形态、矿化程度和组织结构与龋病发生有直接关系。
4、时间
这是龋齿发生的过程需要。龋病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因此即使以上三个因素同时存在,龋齿也不一定立即发生,只有经过第四个因素——时间,有足够的时间变化,才可能产生龋坏。
相关专家解答
相关网友问答
相关词条712
儿童营养食谱 | 吃什么对眼睛好 | 怎样才能长高 | 儿童换牙顺序图 | 手足口病 | 水痘 | 诺如病毒 | 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 脂肪瘤的危害 | 腮腺炎传染吗 | 中耳炎 | 猩红热 | 扁平足 | 鸡眼 | 麦粒肿 | 甲沟炎 | 学前教育 | 孩子上幼儿园哭怎么办 |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 小学入学年龄 | 水痘的症状和治疗 |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 近视眼怎么恢复 | 弱视 | 四岁宝宝身高体重 | 正确的刷牙方法 | 儿童牙齿矫正 | 小儿地中海贫血 | 儿童骨骼发育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儿童口臭 | 龋齿 | 红眼病 | 疝气 | 小儿鸡胸 | 自闭症 | 肛裂 | 针眼 | 包茎 | 抽动症 | 脑瘫 | 记忆力 | 儿童心理学 | 口吃 | 儿童保险 | 感统失调 | 吃什么能长高 | 长高方法 谜语 | 学钢琴的最佳年龄 | 智力发育 | 幼儿简笔画 | 儿童笑话 | 儿童音乐 |查询引导
联系编辑:曾静波
联系邮箱:zengjingbo#pcbaby.com.cn(#改为@)
联系电话:020-38178288-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