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
收藏包括对抑制疼痛的对症治疗、抑制雌激素合成使异位内膜萎缩、阻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刺激和出血周期为目的的性激素治疗,适用于有慢性盆腔痛、经期痛经症状明显、有生育要求及无卵巢囊肿形成患者。
1、口服避孕药:能降低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并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导致内膜萎缩和经量减少。目前临床上常用低剂量高效孕激素炔雌醇复合制剂,用法为每日1片,连续用6-9个月,适合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2、孕激素:单用人工合成高效孕激素,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造成无周期性的低雌激素状态,并与内源雌激素共同作用,造成高孕激素性闭经和内膜蜕膜化形成假孕。所用剂量为避孕剂量的3-4倍,连续用6个月。
3、孕三烯酮:有抗孕激素、重度抗雌激素和抗性腺效应,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能使异位内膜萎缩、吸收。每周用药2次,每次2.5mg,在月经第1天开始服药,6个月为1个疗程。
4、达那唑:通过抑制激素并直接与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结合,抑制内膜细胞增生,最终导致子宫内膜萎缩,出现闭经。适用于轻度及重度内异症痛经明显的患者。于月经第1日开始口服200mg,每日2-3次,持续用药6个月。
适用于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局部病变加剧或生育功能未恢复者,较大的卵巢内膜异位囊肿者。首选腹腔镜手术法。手术方式有:
1、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切净或破坏所有课件的异位内膜病灶、分离粘连、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但保留子宫、一侧或双侧卵巢,至少保留部分卵巢组织。
2、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切除盆腔内病灶及子宫,保留至少一侧或部分卵巢。适用于症状明显且无生育要求的45岁以下患者,术后复发率约5%。
3、根治性手术:将子宫、双附件及盆腔内所有异位内膜病灶予以切除和清除,适用于45岁以上重症患者。
手术和药物联合治疗:手术治疗前给予3-6个月的药物治疗,使异位病灶缩小、软化,有利于缩小手术范围和手术操作。对保守性手术、手术不彻底或术后疼痛不缓解者,术后给予6个月的药物治疗,推迟复发。
相关知识点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 |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 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因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 | 子宫内膜异位症怎么检查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危害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 | 子宫内膜异位症1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食疗 | 子宫内膜异位症2期 | 子宫腺肌病 | 子宫内膜异位症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4期 |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关文章
相关词条821
生男生女早知道 | 生男生女 | 清宫图生男生女表 | 生男孩的秘诀 | 如何快速怀孕 | 怎样才能怀孕 | 碱性食物 | 月经期间吃什么好 | 月经周期 | 月经 | 月经量少 | 排卵期有什么症状 | 痛经怎么办快速解决 | 结婚证 | 计划生育| 艾滋病 | 子宫肌瘤 | 宫颈糜烂 | 备孕注意事项 | 什么时候是安全期 | 排卵期有几天 | 怎么样才能生儿子 | 叶酸 | 准生证 | 排卵期出血 | 人工授精| 卵巢囊肿 | 卵巢囊肿的治疗 | 白带 | 精子 | 阴道炎 | 地中海贫血 | 痛经 | 月经不调 | 盆腔炎 | 子宫内膜厚度多少正常 | 宫寒 | 血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