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外国怎么做校车安全
收藏美国:校车不能随便超
一个个四四方方的黄色厢式客车,行驶在美国各大城市的公路上。只要车门一开,就会自动伸出一个写着“stop(停)”的红色牌子,同时从右前方“变”出一条1米多长的栏杆。这就是在美国最具特权的校车。只要它稍一“变形”,后面的车必须停下。如果贸然超车,不仅要被罚款,严重时还会丢了驾照。可以说,校车的“待遇”甚至优于救护车和消防车。
据统计,在美国,坐校车的安全系数是坐私家车和公交车上学的40倍。联邦政府和各州为校车制定的法律法规,总共竟有500项之多。同时,各州每年都要开会专门就校车进行讨论,每5年开一次全国性会议。法律还规定,小的校车容易受冲撞出事,因此在它的每个座位上都配有三叉安全带;大校车虽比较安全,但也装有防撞安全装置。校车对司机也有严格的要求,孩子上下车司机要核对名字,不得疏漏。
此外,有的学校甚至给教师增加10%的工资,要求他们放学时送孩子上车。经过长期统计,校车管理部门发现每星期的前三天最容易出事,且绝大多数发生在回家途中,因此可以针对这一时段做“重点突击”。
日本:校车必须有老师
日本政府对校车安全的重视缘于今年7月27日的一起“校车事故”——某托儿所校车送孩子上学时,一位老师误以为所有孩子都下车了,而忽视了坐在最后一排睡觉的孩子。老师在课间发点心时才发现少了一个人,但已经晚了。这个孩子就这样在车里呆了3个小时,以至于中暑死亡。事件发生后,接连几天成为日本各媒体的头版头条,该托儿所也立即被查封。
而今,各幼儿园和小学明确规定,校车上除司机外,还得有两名幼儿园老师帮着照顾孩子。每次上车时,老师必须先下来数孩子,并送上车,自己最后再上;下车时,老师则要先下来,再数一遍人数,挨个扶下车,亲手交给家长。“那起事故给了我们当头一棒,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孩子生命的脆弱,他们需要呵护,一点大意不得。”记者孩子所在学校的老师称。
由于70%的孩子需要乘校车上学,而有的幼儿园只有一辆校车,因此只得打时间差——将校车分成三条路线,轮流接送。早到的孩子早上学,晚到则反之。这样也缓解了拥挤的交通,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其实在日本,乘校车还算比较安全。校车驾驶员很少有年轻人和老人,大多是经验丰富的中壮年。日本交通事故通报中,基本听不到校车被撞。
泰国:司机多是女性
为缓解首都曼谷拥堵的交通状况,每学期开学前,市政府都会向家长们发出倡议,尽可能让孩子乘校车。同时,郑重承诺会保证孩子的安全。由于学校条件不同,校车质量也不同,一般都是可供十几个孩子坐的空调面包车。由于路途遥远,很多孩子一上车就睡觉,此时工作人员必须时刻盯着每个孩子,以免煞车或有意外发生时磕着碰着。
由于有家长反映,女司机比男司机更细心,因此泰国规定,尽可能让女司机驾车。这样一来,不少原本用私家车接送孩子的家长才放心让他们乘校车。此外,泰国的校车都有安全灯,在交通拥挤的区域会一直闪黄灯,此时其他车大多会自觉的“避让三分”。
由于泰国校车是根据乘车线路分配的,因此一辆车上可能既有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有高中生。此时,老师通常要求大的照顾小的,也为彼此提供一个学习相处的机会。尤其是一些国际学校,学生来自不同国家,校车就像个“小联合国”,混杂着各种各样的语言。
相关词条
网友问答
我最近刚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我听说加入一些油可以帮助宝宝更好地吸收营养。我应该怎么做才能确保不会给宝宝带来油腻感?
对于刚开始尝试固体食物的宝宝,窝小芽家的有机核桃油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因为它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且味道温和,易于宝宝接受。此外,有机亚麻籽油也是一个好选择,因为它富含Omega-3脂肪酸,有益于宝宝的大脑发育。只需添加少量到宝宝的蔬菜泥或果泥中,就可以帮助宝宝吸收更多营养。当然,确保跟随正确的引入新食物的指导原则,逐步增加,观察宝宝的反应。
宝宝探索外界时,会遇上一些危险的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确保宝宝安全?
首先,将宝宝身边危险物品清走。插座插头、剪刀、钉子、别针、药品、杀虫药等危险物品要放置在宝宝接触不到的地方。如果宝宝想玩球类玩具,可以使用安全等级的海洋球,体积不大不小,宝宝好抓握,又不会造成危险,因为五颜六色,还可以教宝宝认识颜色。玻璃珠类的物品,不要给低幼年龄的孩子玩。 其次,给宝宝足够的安全警示。那些容易伤到宝宝的行为,要告诉他那是危险的,不能做。比如冒热气的电饭锅不能碰;妈妈在切菜或炒菜时不要靠近;地板上有水时不要跑等等。 另外,带宝宝外出,一定要让宝宝在你的视线范围内活动。有些宝宝在路上看到小猫小狗,觉得可爱,会伸手去摸;坐电梯时觉得会动的电梯很神奇,也要摸一摸……类似的危险还有很多,妈妈必须提高警惕。
相关词条712
儿童营养食谱 | 吃什么对眼睛好 | 怎样才能长高 | 儿童换牙顺序图 | 手足口病 | 水痘 | 诺如病毒 | 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 脂肪瘤的危害 | 腮腺炎传染吗 | 中耳炎 | 猩红热 | 扁平足 | 鸡眼 | 麦粒肿 | 甲沟炎 | 学前教育 | 孩子上幼儿园哭怎么办 |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 小学入学年龄 | 水痘的症状和治疗 |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 近视眼怎么恢复 | 弱视 | 四岁宝宝身高体重 | 正确的刷牙方法 | 儿童牙齿矫正 | 小儿地中海贫血 | 儿童骨骼发育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儿童口臭 | 龋齿 | 红眼病 | 疝气 | 小儿鸡胸 | 自闭症 | 肛裂 | 针眼 | 包茎 | 抽动症 | 脑瘫 | 记忆力 | 儿童心理学 | 口吃 | 儿童保险 | 感统失调 | 吃什么能长高 | 长高方法 谜语 | 学钢琴的最佳年龄 | 智力发育 | 幼儿简笔画 | 儿童笑话 | 儿童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