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泛滥不仅会居民的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也对生命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因为在洪水到处“流窜”的同时也夹带着各种不明细菌、病毒,如果不加以留心控制很容易在洪灾后出现各种传染病。那么,洪水过后要注意哪些传染病呢? 洪水过后要注意哪些传染病1. “红眼病”:其正式名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流行性结膜角膜炎”。早期症状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相似,但传染性强,传播快,如果接触了病人用过的东西,如洗脸盆、毛巾、书籍、玩具、报纸,甚至钱币等,往往在12~24小时内发病。 2. 丘疹性荨麻疹:夏季是蚊虫繁衍的季节,洪水泛滥更促进了蚊虫的滋生。蚊虫叮咬在儿童中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四肢出现红色小丘疹、有时在皮疹顶端有透明的小水疱。 3. 霍乱:剧烈的吐泻,排出淘米水样大便,患者四肢冰凉,双眼深深凹陷,严重脱水,治疗不及时可在发病几小时到十几小时内死亡。 4. 甲肝: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 洪灾过后防疫措施1. 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是最重要的一步,饮食最好烧熟煮透,喝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注意杀灭蚊、蝇、鼠等携带病原的动物,尽量清除居民家庭临时居住棚、集体食堂、饮食业临时场所及其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垃圾、污物,同时清理炊具、食品容器和餐饮具,应彻底洗刷干净消毒后再用。 2. 切断传播途径。传染病传播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媒介昆虫叮咬等多种方式,应注意避免病从口入,饮用水、食物应符合卫生标准,避免直接接触媒介生物,做好防护。居住地要注意通风,必要时戴口罩等。 3. 保护易感人群。洪灾后,对灾区人群尽早进行心理干预,注意加强营养,防寒保暖,增加抵抗力。必要时可集中接种疫苗,如甲肝疫苗、麻疹疫苗、流感疫苗、流脑疫苗等,这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