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PCbaby首页 / 亲子宝典库 / 孕育常识 / 正文

正常卵泡期雄激素值

2020-12-13 16:43:11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如果怀孕要想做到优生优育良好备孕,就需要多了解一些生殖生育知识,女性有优质卵子和正常排卵才能较好保证备孕成功,而这关系到女性卵泡是否正常,那么正常卵泡期雄激素值是多少呢?

正常卵泡期雄激素值?

  卵泡期对于女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可以通过性激素检查来看看是否正常。在卵泡期女性应该重点关注自己的身体,而且这几项激素都是有一定的正常值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具体数值,那么正常卵泡期雄激素值是多少呢?

  激素六项检测即(性激素六项检测、生殖激素六项检测),是女性常规的生殖系统常规检查。国内尚无完整的、统一的妇产科内分泌性激素测定值,且由于各种试剂的来源,测定的方法,数据的计算,采用的单位不同,即使同一激素标本,各实验室所得结果也不完全相同。

  通过测定性激素水平来了解女性内分泌功能和诊断与内分泌失调相关的疾病.常用的性激素六项即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 (E2)、孕酮(P)、睾酮(T)、催乳激素(PRL),基本满足了临床医生对内分泌失调与否的筛查和对生理功能的一般性了解。

  性激素六项检查有很多项检查,可以查清楚很多病症,因此性激素六项作为一种常见的检查项目,性激素六项检查是内分泌失调患者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性激素六项的检查就可以确定是否患有内分泌方面的疾病,之后可根据检查结果确定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治疗。

  一、睾酮(T):女性体内睾酮50%由外周雄烯二酮转化而来,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约25%,仅25%来自卵巢。主要功能是促进阴蒂、阴唇和阴阜的发育。对雌激素有拮抗作用,对全身代谢有一定影响。女性血T正常浓度为0.7~3.1nmol/L。血T值高,叫高睾酮血症,可引起不孕。患多囊卵巢综合征时,血T值也增高。根据临床表现,必要时再测定其他激素。

  二、雌二醇(E2):由卵巢的卵泡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转变为增殖期和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血E2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48~521皮摩尔/升,排卵期为70~1835皮摩尔/升,排卵后期为272~793皮摩尔/升,低值见于卵巢功能低下、卵巢早衰、席汉氏综合征。

  三、孕酮(P):由卵巢的黄体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血P浓度在排卵前为0~4.8nmol/L,排卵后期为7.6~97.6nmol/L,排卵后期血P低值,见于黄体功能不全、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

  四、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主要是促使排卵,在FSH的协同作用下,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血LH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2~15mIU/ml,排卵期为30~100mIU/ml,排卵后期为4~10mIU/ml。一般在非排卵期的正常值是5~25mIU/ml。低于5mIU/ml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不足,见于席汉氏综合征,高FSH如再加高LH,则卵巢功能衰竭已十分肯定,不必再作其他检查。LH/FSH≥3则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依据之一。

  五、催乳素(PRL):由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之一的泌乳滋养细胞分泌,是一种单纯的蛋白质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乳腺的增生、乳汁的生成和排乳。在非哺乳期,血PRL正常值为0.08~0.92nmol/L。高于1.0nmol/L即为高催乳素血症,过多的催乳素可抑制FSH及LH的分泌,抑制卵巢功能,抑制排卵。

  六、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血FSH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1.5~10mIU/ml,排卵期为8~20mIU/ml,排卵后期为2~10mIU/ml。一般以5~40mIU/ml作为正常值。FSH值低见于雌孕激素治疗期间、席汉氏综合征等。FSH高见于卵巢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原发性闭经等。

卵巢囊肿的预防?

  卵巢囊肿是女性的常见疾病之一,会对女性的身体健康以及生育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与其囊肿发生后再进行治疗,不如平时做好预防工作来预防囊肿的发生。

  1、定期作妇科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若发现卵巢有异常而不能确诊者,必须定期随访,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早手术。恶性卵巢肿瘤宜进行手术、放化疗和中药等综合治疗。

  2、注意经期卫生。在月经期要注意卫生,以及在月经期和产后妇女严禁房事,要保持外阴及阴道的清洁。

  3、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日常饮食,戒烟限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平时应该多吃清淡的食物,多吃瘦肉、鸡蛋、鱼等食物,减少吃过咸过辣、过热、过冷的食物,避免吃过期及变质的食物。

  4、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5、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