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
收藏产后妈妈会感到外阴瘙痒,并且偶然能发现有外阴结节,可能患外阴鳞状上皮內瘤样病变。那么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是怎么回事呢?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是一组外阴病变,是外阴癌的癌前期病变,包括外阴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外阴皮肤或粘膜鳞形上皮内不典型增生由基底层开始,不典型增生程度加重时向上扩展,占的层次增加,另外,还根据细胞排列的异常情况,通过病理细胞学所发现细胞不典型增生的程度和所占的范围,又将其分成I、Ⅱ、Ⅲ级(即轻、中、重度)。
1、病因
不完全清楚。DNA检测发现VIN病变细胞DNA多为单倍体;利用显微分光光度计作多发性病灶DN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病灶起源于不同的干细胞;大的融合病灶可起源于单一的干细胞或是不同散在病灶的融合。普通型VIN常与HPV感染有关,尤其与HPV16感染关系密切。p53基因异常可促进分化型VIN向鳞癌发展。其他危险因素有性传播疾病、肛门—生殖道瘤变、免疫抑制以及吸烟等。
2、病理
现代分子学技术检测发现80%VIN伴有HPV(16型)感染。细胞病理学变化包括病毒蛋白在细胞核周形成晕圈、细胞膜增厚以及核融合。这些改变多发生在病变的表层细胞。
1、局部药物治疗:可采用抗病毒、化疗、免疫治疗药物外阴病灶涂抹。
(1)1%西多福韦:广谱抗DNA病毒药物;
(2)5%咪喹莫特;
(3)5%5—氟尿嘧啶软膏;
(4)干扰素凝胶等。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排除浸润癌。浸润癌高危者与溃疡者禁用。目前临床应用的物理治疗主要有激光汽化、激光切除、冷冻、电灼以及光动力学治疗。治疗后能保留外阴外观,尤其适用于小阴唇或阴蒂的病灶,多用于年轻患者病灶广泛时的辅助治疗。
3、手术治疗:手术目的在于将病灶完全切除并对病灶进行彻底的病理学评定。手术方式包括:
(1)局部扩大切除:适用于病灶局限者。
(2)外阴皮肤切除:适用于年轻患者,针对产后妈妈,这种手术治疗方式较为合适。
(3)单纯外阴切除:适用于治疗老年、广泛性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病变患者,切除范围包括外阴皮肤及部分皮下组织,与根治性手术的区别在于其不需要切除会阴筋膜。
相关知识点
阴道痉挛 | 产后阴道松弛 | 产后阴道炎 | 阴道肿瘤 | 产后细菌性阴道病 | 产后萎缩性阴道炎 | 产后阴道前后壁膨出 | 阴道上皮内瘤变 | 产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 外阴擦烂 | 外阴肿瘤 | 外阴前庭炎 |
相关词条714
产后结扎 | 产后上环 | 月子餐 | 坐月子注意事项 | 剖腹产后注意事项 | 产妇食谱大全 | 产妇吃什么下奶 | 哺乳期不能吃的东西 | 坐月子可以吃什么水果 | 产后多久会来月经 | 产后避孕 | 紧急避孕药 | 剖腹产后多久可以同房 | 生完孩子多久可以同房 | 产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