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常见治疗方法
收藏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气温回升+雨水充沛”的天气,为手足口病毒的繁殖创造了“完美”的条件。
父母们对手足口病常常比较恐惧。其实,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的症状都比较轻微,可在一周左右自愈,因此家长不需要太过于担心。
一、手足口病到底是“何方怪物”?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高发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以3岁以下幼儿更为多见。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口)、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以及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用手接触过被手足口病病毒污染的食物、玩具,那么就可能在吃手指时感染到这种疾病。如果孩子密切接触了手足口病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也可能导致感染。
二、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大多为轻症患者,主要表现为:
1、发热:大多为38.5℃以下的中低烧;
2、典型的手足口病皮疹:皮疹主要出现在手心、足心和肛周,躯干部位很少见;
3、口腔黏膜的疱疹或溃疡,进而导致患儿咽喉疼痛、哭闹、不愿吃东西或喝奶;
4、可能还会伴随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轻症患者一般在一周左右可痊愈。皮疹消退后不会留下瘢痕或色素沉着。
很少数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严重病情,主要表现为高热、精神萎靡、频繁呕吐、肢体震颤或无力、呼吸浅促或困难、面色灰白等。
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三、当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该如何应对?
目前没有应对手足口病的特效药。家长能做的,就是通过一些家庭护理的方式来减轻孩子的不适。
1、饮食方面
尽量给孩子提供口味清淡不刺激,容易咀嚼吞咽的食物;
也可以给孩子喝一点冰水来缓解口腔疼痛和补充水分。
2、注意卫生
孩子进食后,要及时漱口,以免食物残渣刺激口腔;
帮助或引导孩子洗手,特别在饭前、便后、玩耍后这几个时间点;
给孩子的餐具、玩具清洁消毒。
3、退烧用药
当孩子发热时,注意适当减少衣被,促进体表散热;
体温超过38.5℃,或因发热导致精神状态较差时,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减轻不适。
四、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可预防的,具体方法为——
1、接种疫苗。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国家推行的手足口病疫苗,指(EV71型)疫苗,仅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所以,即使孩子接种了手足口病疫苗,日常防护仍然要重视。
2、勤洗手,保持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
3、不要让宝宝接触患手足口病的病人,避免被传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集中的地方。
相关词条712
儿童营养食谱 | 吃什么对眼睛好 | 怎样才能长高 | 儿童换牙顺序图 | 手足口病 | 水痘 | 诺如病毒 | 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 脂肪瘤的危害 | 腮腺炎传染吗 | 中耳炎 | 猩红热 | 扁平足 | 鸡眼 | 麦粒肿 | 甲沟炎 | 学前教育 | 孩子上幼儿园哭怎么办 |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 小学入学年龄 | 水痘的症状和治疗 |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 近视眼怎么恢复 | 弱视 | 四岁宝宝身高体重 | 正确的刷牙方法 | 儿童牙齿矫正 | 小儿地中海贫血 | 儿童骨骼发育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儿童口臭 | 龋齿 | 红眼病 | 疝气 | 小儿鸡胸 | 自闭症 | 肛裂 | 针眼 | 包茎 | 抽动症 | 脑瘫 | 记忆力 | 儿童心理学 | 口吃 | 儿童保险 | 感统失调 | 吃什么能长高 | 长高方法 谜语 | 学钢琴的最佳年龄 | 智力发育 | 幼儿简笔画 | 儿童笑话 | 儿童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