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药物热的4个技巧
收藏1. 做全面的检查。
凡是接受药物治疗的发热患儿,都要考虑到这一病因。因此对于宝宝的发热,一定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并要通过各种化验辅助诊断,尽最大努力查找出病灶所在。若通过以上努力,始终找不到明显的感染灶者,应想到"药物热"的可能。
2. 要看宝宝有无其他症状。
虽然宝宝体温超出正常(多表现为持续高烧),但没有普通发热的其他症状,如咳嗽、流涕、嗜睡、拒哺、抽搐等,精神状态良好,甚至没有体温升高所致的心率加快,此乃"药物热"的一大特点。
3. 注意宝宝发热发生的时间。
典型的药物热多出现在用药后7~10天,若以前接触过这类药物者,也可在用药后几小时内即出现发热,个别病例可短至1小时或长达25天。另外,如果发热出现在宝宝使用抗生素之后,由于输液大多安排在白天,所以到了夜间体温会有下降趋势,这是"药物热"的又一特点,与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发热正好相反。
4. 观察宝宝有无过敏症状。
若宝宝发热的同时出现皮疹、哮喘等过敏症状,尤其原发病好转,而体温仍高,或者体温一度下降后再度升高,又找不到引起发热或发热加重的确切病因,均要想到药物热可能。若停药后体温在24~48小时内恢复正常,强烈提示"药物热";若再次用药又出现发热则基本可以确诊为药物热。
相关词条
什么是药物热 | 药物热症状有哪些 | 药物为什么会引起发热 | 哪些药物易引起药物 | 药物热应该如何应对
相关词条712
儿童营养食谱 | 吃什么对眼睛好 | 怎样才能长高 | 儿童换牙顺序图 | 手足口病 | 水痘 | 诺如病毒 | 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 脂肪瘤的危害 | 腮腺炎传染吗 | 中耳炎 | 猩红热 | 扁平足 | 鸡眼 | 麦粒肿 | 甲沟炎 | 学前教育 | 孩子上幼儿园哭怎么办 |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 小学入学年龄 | 水痘的症状和治疗 |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 近视眼怎么恢复 | 弱视 | 四岁宝宝身高体重 | 正确的刷牙方法 | 儿童牙齿矫正 | 小儿地中海贫血 | 儿童骨骼发育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儿童口臭 | 龋齿 | 红眼病 | 疝气 | 小儿鸡胸 | 自闭症 | 肛裂 | 针眼 | 包茎 | 抽动症 | 脑瘫 | 记忆力 | 儿童心理学 | 口吃 | 儿童保险 | 感统失调 | 吃什么能长高 | 长高方法 谜语 | 学钢琴的最佳年龄 | 智力发育 | 幼儿简笔画 | 儿童笑话 | 儿童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