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其他 /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名词解释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名词解释

收藏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某些领域很有用处,那么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名词解释是什么呢?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为最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之一。聚合酶链式反应反应时加入的DNA模板量一般为100-100000拷贝,现在的技术水平已能从单个细胞制备出相应的cDNA文库。DNA模板含量合适,可以减少聚合酶链式反应多次循环带来的碱基错配。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中纯化的Taq酶在体外无3-5外切酶活性,在扩增过程可引起错配。错配碱基的数量受温度、Mg2+浓度和循环次数的影响。通常,30次循环Taq酶的错配率约为0.25%,高于Klenow酶的错配率。Taq酶在每一次循环中产生的移码突变率为1/30000,碱基替换率为1/8000。应用低浓度的dNTP(各20μmol/L)、1.5mmol/L的Mg2+浓度、高于55℃的复性温度,可提高Taq酶的忠实性,此时的平均错配率仅为5x10^-6次/(核苷酸*循环)。